正文

5.五百铜铎

日边瞻日本 作者:李长声


在报上看到一帧新华社发新闻图片,文字说明是"巨型古铜铃在日本展出"。古铜铃是日语"铜铎"的移译,就字面来说是不错的,因为"铎,大铃也"。据797年成书的编年体史书《续日本记》记载,713年7月6日大和国乡人得铜铎献上,其制异常,音协律吕,这是日本正史上第一次出现铜铎一词。沿用千年,已成为日本考古学用语,译之就有点多此一举。正是为避免汉字文化圈的混乱,甚至有日本学者主张只把日本的铜铎叫铜铎,其他一律叫铜铃。

图片示人的铜铎也并非如说明所言"是日本弥生时代的文物",实乃复制品。1881年和1962年在滋贺县野洲町两度出土铜铎,共二十四个,其中最大的高约134.5厘米,为日本之最。该町便办了一个铜铎纪念馆,陈列民俗资料,时值建馆十周年,复制这个最大的铜铎以为纪念。复制品不如实物薄,重了10公斤,令美术铜器铸造家对高超的古代技术感叹不已。

日本制造青铜器始于弥生时代前期。弥生时代上接绳文时代,下启古坟时代,大致为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后3世纪。大陆人通过各条途径,特别是朝鲜半岛,渡海而来,带来稻作、机织、养蚕养猪、金属制造等技术和知识,在九州、四国、本州三岛,和当地的绳文人一起创造了弥生文化。陈寿《三国志》记载的就是这一时代的"东夷倭人"。中国青铜器独自起源,最古老的出土实物为公元前三千年左右,在时间上和两河流域不相前后。大约公元前二千年前后,中国和埃及前后脚进入青铜时代。日本在弥生时代几乎同时传入铁器和铜器,无所谓青铜时代。

1996年10月,岛根县加茂町的岩仓修筑山路时一下子发现39个铜铎,大部分确定为弥生时代中期制作,震惊列岛。12年前的1984年7月,在相距仅三公里的斐川町神庭荒神谷已一举发现350把铜剑;翌年7月,又在7米远之处发现6个铜铎和16根铜矛,铜铎制作年代推定为弥生时代前期末至中期中。伦理学家和哲郎在1939年以青铜器分布为依据,认为日本古代有两个对立的文化圈,即以北部九州为中心的铜剑铜矛文化圈,和以畿内为中心的铜铎文化圈。1970年代以来,这一长期列入教科书的学说愈来愈被考古发现所动摇。铜铎迄今已出土约500个,按律令制时代的旧国别来说,出云占51个,是出土最多的地域。出云国,即地处北部九州的岛根县东部。

出云国与朝鲜半岛隔海相望,由此穿越数百里山谷腹地,就抵达近畿地方(京都、大阪及其周围),那里是女王卑弥呼统治的邪马台国(也有人说此国在九州),曹魏皇帝赐予她金印紫绶。在加茂岩仓遗迹东南2公里处的古坟中发现铭有"景初三年"(景初是三国时代曹魏的年号)的铜镜,大概是卑弥呼女王颁发的。铜镜是个人权势的象征,而铜铎是集团宗教的祭器,不会随葬。出云被称作神话之国,日本最古老的史书《古事记》和《日本书纪》里记述的神话约三分之一以出云为舞台,即所谓出云神话。其中讲到出云系神统之祖素戋鸣尊是天照大神的弟弟,本性粗野,被赶出高天原。他在出云国斩大蛇,从蛇尾抽出一把天丛云剑,献给天照大神。此剑即日本传国的三种神器之一。素戋鸣尊渡海到朝鲜半岛的新罗,拿来金银木材,教人们植树造林。神话归神话,一向缺少堪为证明的实物,而今出云竟豁然出土了一个"青铜器王国"。

《古事记》和《日本书纪》里没有铜铎的记载,想来那时正忙于确立天皇家统治的正当性,对乡人献上来的玩艺儿没在意,不然,天皇家除了镜、剑、玉,还会多一种更有些重量的神器。821年也曾有铜铎出土,被附会为"阿育王的宝铎",扯到佛教东渐上去了。铜铎既非武事用的金铎,亦非文事用的木铎(振之发声的舌是木头的),更不是用来跳铎舞,而是弥生人的宗教祭器。铜铎被埋在离开人里的丘陵或山地之处,地名多带有"神"。"岩仓"发音为"磐座",本义是神降临时的座位。据成书于733年的《出云国风土记》所言,加茂町所属的神原乡是神财乡之误,古传此地乃存放大神财宝的地方。想来埋藏地附近就是神圣的祭祀场所。大概到了祭日,从土中取出铜铎,擦拭一新,或立在地上,或由数人用木棒和草绳抬着,还有些人手执铜矛铜剑,舞之蹈之,齐声呼号,那情景可能像现在日本人抬神舆。祭过之后再恭恭敬敬地掘坑埋藏。由于宗教意识的演变,或者天灾、战乱,或者知道埋藏地点的人死亡,许多祭器便留在了地下。

铜铎是扁型,顶上有钮,有点像中国盛行于东周时代的钟转,而两侧有鳍。一般认为铜铎的祖型是朝鲜小铜铎,那是一种悬挂在马颈下叮当作响的铃。但我想,铜铎并非小铜铎的发展,当初就是为祭祀而制造。渡海而来的人们不仅带来了农耕和金属,使当地由采摘渔猎变为生产,同时也自然而然地带来了他们在故国习以为常的文化、信仰及其仪式。而土著一定像接受稻作一样接受相应的文化信仰,和本地的传统相结合,祭祀活动不再过于原始。工匠或有些手艺的人凭着对故国青铜器的记忆,与当地人合作,有力不从心之处,也有忘却和简略,当然也会有变通和发挥,制造出别具特色的铜铎。那上面能看见中国青铜器流云纹的强化和饕餮纹的简化。一些铜铎上绘有线条画,空中飞的蜻蜓,地上跑的鹿,海里游的龟,以及一种弓背高脚的小动物(我觉得是豚,这种形象在瘦弱的小猪身上看得见),表示着祭祀与生产、生活的关联。一开始制造的铜铎比较小,只有20来公分,随着生产发展,技术提高,材料增多,铜铎越做越大,以至有滋贺县野洲町出土的那般巨大。这个铜铎收藏在东京的国立博物馆,因长埋地下,绿锈斑斑。至于新复制的铜铎,光华亮丽,那才是当年弥生人作为祭器膜拜赞颂的神圣状态。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