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7.经济转型 产业升级(7)

中国经济转型.产业升级 作者:李克


十四

最重要的一点,全球一体化和区域一体化是非常重要的,并且是同时发展的两个事情,大家千万不要以为全球化就意味着世界大同来了、自由贸易来了,那是不可能的。因为,只要有国家就会有“国家利益”,有区域就有“区域利益”,全球化也意味着“全球利益”。在现在的阶段,期待大家会为“全球利益”而牺牲“国家利益”、“区域利益”,为时还太早。当然,目前大家已经开始有些局部共识了,比如环境问题。当大家都觉得环境问题十分严重时,这方面就越来越能够达成共识,在其他方面争论不休的问题也就不是问题了。反过来说,在国家利益优先的基础之上,牺牲一点国家利益来换取区域利益倒是可能的,比如欧盟,大家把“货币政策”的这个权利放弃,形成了单一货币“欧元”(EUR),这是大家目前可以接受的,不过英国到今天也没有加入;但是要各个成员国放弃更多的主权,来换取更多的共同利益的话,现在还是很困难的事情。也就是说,只要有国家的存在,就不可能完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球一体化。区域一体化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期内,对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直接影响会更大、更显著。

现在,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关系越来越紧密,相互依存度越来越高,那么中国区域利益在哪里呢?我们现在讲的过剩的流动性、过剩的产能、过剩的劳动力,应该在全球配置才可能是有效率的。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全球化过程,同时推动东亚的一体化。这样做对我们有两个好处:

(1)不会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头,减少我们的开放的系统风险。

(2)寻求我们的区域利益,跟周边的东亚国家建立起一个相互依存的更高的经济关系。

不过,大家不要忽视政治的力量。东亚一体化无论是发展还是停滞的过程中,都能看到美国的影子。东亚区域合作过程中,美国的因素是无处不在的。美国是目前倡导全球化、自由贸易最积极的国家,其实他们所定义和希望的“全球化”更准确地说应该是“美国化”。经济是离不开政治的,尽管我们用经济指标来考察,美国存在着美元贬值、双赤字等问题,但是如果考虑到美国巨大的政治力量、军事实力等因素,其超级大国的地位还是没有任何国家能够挑战的。特别是大多数国家在二战以后所奉行的外交策略都是与美国人交朋友,美国可以说是在全球化中受益最大的国家,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在这么高的双赤字的情况下,美国依然能够享受到非常优越的市场地位和生活状态。所以,推动东亚一体化,美国的利益和影响力是不能忽视的。不过,我们的整个经济发展思路可能需要调整,比方说,多数东亚国家包括中国,以前多是奉行“远交近攻”的外交策略。这个策略今后需要调整,至少应该是“远近俱交”以及“以近推远”。无论从经济实力和金融实力,还是从和东亚经济的关系来说,中国和日本都应该主导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东亚经济和北美自由贸易圈、欧盟比较,很重要的特点就是缺乏主导的力量。以前中国经济还没有发展到现在这样的规模,不具备主导的条件;日本虽然是经济大国,但是政治的影响力有限,因此,东亚地区的经济一体化始终缺少主导力量。现在,中国经济规模和实力已经达到了一定的程度,中国外交最近两年频频有所突破,更加有所作为。在这种情况之下,中国和日本如果能联手推动东亚一体化的发展,那将是非常理想的。

问题是,中日能否有效地协作?我认为这里很重要的因素是美国。日本和美国是结盟的,在外交上日本长期依附于美国,政策上没有独立见解,这是关键问题。至于中日两国之间由于战争造成的创伤,随着时间的推移应该会逐渐弥合,实际上日本对中国无偿的经济援助、低息贷款,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再加上两国几千年交流的历史,我认为这个障碍不是不能克服。问题就是日美结盟,可能是导致中日不能够携手的一个重要原因,怎样对待美国的影响是关键问题。

十五

经济全球化或者区域经济一体化催生的新的产业合作模式,我们以前谈论得比较多的就是“产业集群”(IndustrialCluster)。产业集群是迈克尔·波特(MichaelE.Porter)等人在20世纪80年代重新提出并加以完善的。按照他的理论,日本就是利用产业集群模式的一个非常典型的代表。

产业集群指的是在相对集中的地域空间当中,把相关产业的上中下游企业,尽可能地集中在一起。集中在一起的好处就是一方面能够使信息充分交流,上下游信息可以充分沟通;另一方面,可以形成一种集群优势。因为在充分调动资源之后,集群内的企业很容易形成紧密型的配合,使得最终生产出来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可能有非常好的技术优势、成本优势和价格优势,同时也便于产业未来进一步地研发和提高。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