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大家都是为了赚钱而来,那么另外一个问题就出现了:股市并不产生钱,钱的总数是一定的,一个群体赚钱了,那么其他群体就要赔钱。股市中存在“吸金法则”关于“吸金法则”,作者在其另一著作《选股其实很简单:主体思维选股法》一书中有详细阐释。——编者注,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股市对资金进行再度分配,资金在各个群体之间转移,从而形成赚钱和赔钱的区别。如果把进入股市的资金比喻成一个大蛋糕的话,那么投资者一入市,实际上看到的就已经不是一个完整的蛋糕了,而是一个被佣金收入群体(券商与交易所、国家税收)、上市收益群体(国家、上市公司本身、承销保荐机构、会计与律师事务所等)和“大小非”群体“非”指非流通股,即限售股,也称限售A股。小非即小部分被禁止上市流通的股票,大非反之。此外,“大小非”也是市场对非流通股股东的别称。——编者注这三大群体吃剩下的蛋糕。这就注定了必然会有大部分的投资者要亏钱,用他们的资金填补被吃掉的蛋糕,只有少部分的人有机会去吃剩下的蛋糕。这样的矛盾如何化解呢?如果无法化解,那么股市就无法运行和存在下去,这该怎么办?
第二节财富陷阱与交易成本怪圈
券商和交易所是股民最熟悉的陌生人。说熟悉是因为其总是在与股民打交道,很多事件股民都通过新闻报道听说过;说陌生则是因为很少有股民思考券商和交易所的赢利模式是什么,为什么有些时候他们会说一些自相矛盾的话?那些事件背后究竟有着什么样的目的?将一件件事情联系起来,又会如何呢?为什么说作为股民只要你在股市一天,你就无法摆脱券商、交易所设置的“交易成本怪圈”?下面笔者将一一进行分析。
理解券商你会理解更多
■国际券商的成熟赢利模式
券商是每位股民炒股时都会接触到的,因为你要去券商那里开户,炒股后还要看各种各样的分析数据和机构报告,其中很多也都是来自于券商,包括很多个股的推荐信息。尤其是当A股市场中出现越来越多的国际投行、券商、机构的时候,如果作为股民你不明白整个券商的赢利模式,不懂得其在市场中的地位,你就会举步维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