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浪漫(20)

唐朝的风情 作者:黄海龙


 

和事天子

崔琬控告兵部部长宗楚客等里通外国,收人财货,致使边境发生战争。按道理,大臣被提起指控,应当低头哈腰走到朝堂外面去,等候皇上处理;但宗楚客愤然而起,怒形于色,在皇帝面前为自己争辩,并反告崔琬诬陷他。

作为最高仲裁人,中宗皇帝的做法出人意料:他并没有追究事情真相,而是命原告被告双方结为兄弟,以达成和解。时人称为“和事天子”。

中宗皇帝显灵

中宗上台几年间,任命了两百多个“斜封官”,很多原来是杀猪的、卖肉的、小商贩之类,也一下子做了官,升到高位,弄得朝廷内外怨声载道。

中宗死后,大臣宋璟等建议撤了这些人的官。法师彭卿受了贿,便编鬼话说自己看到了中宗显灵,中宗皇帝知道斜封官都被撤职,很生气,说:“我封的官职,为何要撤了呢?”于是,朝廷又恢复了这些人的官职。

武三思语录

武三思是武则天的侄子,在武则天当政时,因为是武家人,在女皇面前比武则天的儿子、女儿更得宠。后来武则天下台,中宗当政,武三思因为攀上了韦皇后,继续走红,权势滔天。

武三思有句名言是:我不知道什么是善人、什么是恶人,只知道,但凡和我好的就是善人,跟我过不去的就是恶人!

卢杞有多坏

德宗问大臣李勉:人人都说宰相卢杞是奸邪之徒,怎么回事呢?李勉回答:人人都知道卢杞奸邪,就头儿您不知道,这正是他奸邪的地方啊!

卢杞阴险狡诈、妒贤嫉能,同僚们都怕他,就连德高望重的大将郭子仪也要让他几分。有一回,郭子仪生病了,卢杞去他家里看望。平时有官员上门拜访的话,郭子仪从不要求家眷回避,但这次卢杞登门,郭子仪却让家眷全躲到后院去,自己也如临大敌。

等卢杞走后,郭子仪的神色才舒缓下来,跟家人解释说:“这位卢大人相貌丑陋,又心胸狭窄,我怕你们见了他,不自觉地露出不敬的神色来,日后他定不会放过你们的。”

卢杞当官

卢杞做宰相前曾在某地做州长,一次向德宗皇帝汇报工作说:“本州供养了官猪数千头,对当地老百姓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负担,请头儿您给个指示,怎么处置这些官猪?”

德宗说:“那就把这些官猪送到别的地方去养吧。”

卢杞回答:“别的地方难道就不是头儿您的领地,人民就不是您的人民?所以说负担仍然是负担呀!我觉得,猪嘛,养大了就是用来吃肉的,不如分给老百姓吃了。”

德宗很高兴,这个干部是好干部啊,在当地做官还懂得为其他地方的百姓着想,真是宰相之才啊!

别拿宰相当鱼儿

玄宗任命李林甫为宰相后,又找来宰相张九龄,问他有什么意见。张九龄说:“宰相的职位关系天下,如果选得不对,国家就会遭殃。现今李林甫为相,完全是头儿您个人的意思。我担心日后要是出事,会祸及皇室。”玄宗听了很不高兴。

一天,玄宗在皇宫内苑宴请身边的大臣,他指着池里的金色鲤鱼对张九龄、李林甫说:“你们看这几条鱼多活泼可爱啊!”李林甫赶紧拍马屁:“这全是头儿您领导有方、恩惠四海啊!”张九龄冷冷地说:“池中的鱼就像皇上任用的人,只能装点景致,娱乐皇上而已!”

李林甫使坏

玄宗在东都洛阳度假,住得不舒服了,想回长安去,就找来宰相们商量。裴耀卿、张九龄劝阻说,现在正是秋收时节,老百姓们还没收割完呢,大部队出行,难免会毁坏庄稼、影响农民的收成,不如等一等再出发。

李林甫刚当上宰相不久,揣摩到了玄宗的心思,下班的时候故意落在同僚们后面,装作脚上有伤的模样。玄宗看到了,问他,你脚受伤了吗?李林甫回答说:“我装的呢,有点事情想单独向您汇报一下。洛阳、长安,都是领导您的住所,您回自己的家里去住,难道还用得着选时间吗?就算是秋收没完,大队人马经过会影响老百姓的一点收成,又有什么要紧的呢,大不了,沿路州县减免一些赋税就好了!”玄宗很高兴,不久就启程了,回到长安后,就把裴、张两位宰相免了职。

——损坏庄稼可耻,是严重的浪费,但在玄宗这样的富贵人士看来,我少收一点赋税就是扯平了。

皇上帮着挡酒                                                                

玄宗宠信安禄山,常叫他和妃子们一起吃饭,准许他去任何地方。玄宗还担心安禄山的政敌们会故意给老安劝酒,再在酒里下毒,于是特意赐给安禄山一块戒酒金牌,让他绑在胳膊上。每当有王公大臣请安禄山吃饭,给他倒酒,想灌醉他,安禄山就抬手,晃晃金牌,说:“皇上不让我喝酒!”

杨国忠深情

杨国忠在江浙一带出差,他妻子在家里很想念他,一天,她白天睡觉时,在梦里和丈夫做爱,后来有了身孕,不久就生下一个男孩。杨国忠回来后,他妻子对他讲了做梦的情形。杨国忠说:“这是我们夫妻太相爱了,感情太深的缘故啊!”

——按今天的眼光来判断,杨国忠明显是被老婆戴了绿帽子。

宰相间的恩怨

魏知古原是小吏,受到姚崇的推荐,不断升官,后来一起做了宰相。这以后,两人开始不对劲,姚崇看不起魏知古,魏知古也想找茬给姚崇好看。当时,姚崇的两个儿子在洛阳做官,有一回魏知古去出差,他们不明就里找到魏知古,请他给安排个好位置,魏知古回长安后一五一十都报告给了玄宗。

这天,玄宗找来姚崇,似乎不在意地问:“你儿子才干如何,在什么地方,做什么官?”姚崇揣摩到了玄宗的意思,就答道:“我有三个儿子,两人在洛阳做官。这两个人多欲而不谨慎,这次必定有请托魏知古的事。但我还没来得及问他们。”

玄宗本来想借此试探一下姚崇,没想到姚崇这么坦白,很高兴,问:“你怎么知道的?”姚崇说:“魏知古做小吏的时候,是我推荐他,他才升官至此。我那两个儿子很蠢,一定以为魏知古会对我感恩戴德,所以去找他,想走后门。”玄宗听了,更加赏识姚崇,反而对魏知古不满。第二天,玄宗就罢免了魏知古的宰相之职,降为工部部长。

——官场上起起落落,往往只因为一言一行。姚崇一席话,扭劣势为优势,魏知古并没过错,却反遭贬官。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