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未来是父母规划出来的么?
丁妈妈(布春菊)的话——
我不会替丽晴做她的规划,她比我更擅长规划自己的未来、安排自己的生活。如果给孩子做太多的规划,其实只是妨碍她潜力的发挥。丽晴被哈佛等五所顶级名校同时录取后,有不少父母亲前来跟我们取经。我想说的只是——尊重孩子,真正意义上的尊重孩子,不是嘴上说说就算了的那种,很多中国家长根本搞不懂什么叫尊重孩子。
高考刚过,有一位朋友带家里的小孩咨询我们去加拿大读书的事情。
我的意见:“不一定非得去加拿大读大学,加拿大的大学不好‘混’;相反,看高考成绩吧,如果高考成绩能考入一本,那何必去加拿大遭这个罪呢。中国的大学基本上只要入学了,就可以开始‘混’了,国外的大学可不行。所以,实际一点来说,先等等成绩再说。”(再者,如果当真想让孩子出国念书,怎么能都等到高考成绩已经快出来了才上心?)
朋友:“你快问问丁妈妈,大学学什么专业好?”(然后比较有趣的是,小孩的妈妈根本没有留给孩子任何说话的机会,不断地咨询我医药学专业、建筑学专业的就业前景。)
我跟朋友聊了一会儿(给孩子做职业规划,最好是清楚孩子自己要的,而不是“家长希望孩子要的”),我忍不住说:“还是听听孩子的意见吧。”
孩子小心谨慎地说话,起初询问的不过就是母亲刚刚问过的医药学和建筑学之类的(期间我有多次示意妈妈不要打断孩子,让她继续说,表达自己的意见)。孩子整个讲话的语气是非常平缓的,甚至可以说是“有失生趣”的(尽管我知道这也许并非是孩子自己的意愿,但我还是很认真地听着,并给出自己的意见)。我还是比较喜欢这孩子的,因为很快,她就问我:“我喜欢画画,有没有跟这个相近的专业?”(说这些的时候孩子的眼睛是放亮的,而且我知道此时她是开心的,语调也欢快多了。)谁知孩子刚一开口,母亲就表示了反对意见,而且语气显得过于急躁了:“她就是那么不切实际,画画能当饭吃吗?现在就业形势多么严峻啊,还是好找工作的专业比较好。”
求学不应该只为文凭,而应该为了实现人生的理想。去找份谋生的工作和完成心中的理想,这中间有很大的差异。并且我从不认为坚持内心的理想和当下吃饱饭有任何的冲突。事实证明,那些勇于坚持自己梦想的年轻人,往往也能获得财富上的巨大成功。当全球的年轻人都在世界各地穿梭,把整个地球当做自己的舞台,当过去的人类留下遥远的足迹,跋山涉水到地球的每个角落,当我们的航天员已经漫步太空,向别的星球探索的时候,我们还能把孩子放在只知考试和升学的小框框里吗?中国是古国,不是老国!
孩子读什么专业,不一定将来就业也是同一个专业,可能是相近的,也有可能是完全不搭边儿的。目前读什么专业和未来找什么工作,两者之间不是“谁决定谁”的关系。至于什么工作比较好找,什么工作薪水高福利待遇好,可能也不是我们表面上看到的那样。但是如果有一份自己喜爱的事业,那么不论外部的大环境如何转变,内心的那份对工作的热情还是在的,这就是最难得的。
针对我那位朋友的孩子,我最后推荐了一个计算机相关专业,跟绘图相关,孩子喜欢,父母也觉得就业前景不错,算是皆大欢喜的结局。那个小孩是属于比较听话的孩子,如果遇到个性倔强的小孩,说不定会逐渐形成跟父母亲的沟通障碍。或许有的时候所谓“倔强”,仅仅是孩子向父母的示威。也许孩子的潜意识只是:请您尊重我。只不过在交流中,孩子采取了“不听话”作为自己的表达方式。
在中国很多孩子一直补习,五六种一直补,我家丽晴都没有呀。一般的父母亲给小孩子补习都是因为当时父母亲自己失去了什么,现在就给自己的儿女什么。自己没有跳芭蕾舞,很想跳,但是父母亲那个时候穷,没条件,所以一定要让女儿跳芭蕾舞。其实是父母亲自己的意愿,而不是儿女真正喜欢。几乎所有的补习都是这样来的,也包括父母亲希望他当医生什么的,全部都是这样。各种补习把小孩子的时间塞得满满的,包括课业的、非课业的,等于让他没有任何机会显示出他真正的能量和潜力。
很多家长要孩子学东西,只是为了满足自己小时候的遗憾;而很多被硬逼着学这学那的小孩,长大后的表现反而比较平庸。为什么呢?因为他忙着应付父母的期望,根本没有空闲去发掘自己真正的兴趣。丽晴还小的时候,我就几次劝过周围的亲朋,不要整天带着小孩奔赴各种补习班了。那孩子太可怜了,一点儿自己的时间都没有。说得太多也怕人家的父母反感,所以,有时我就接亲戚家的小孩到我家玩,不做别的,就是玩儿,好好玩儿,好好放松一下。但这并不就是说,孩子是可以放纵的,放养和放纵还是有区别。中国孩子们面临的外部竞争压力未免过大,作为父母,是否可以给孩子稚嫩的心灵留一点空间呢?
尽管中国学生善于在标准化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但其创造力一向被证明是低于西方学生的,对此人们总是从文化差异上找原因,如中国人重传统、讲服从,西方人重个性、讲自由;中国人学习多背书、少提问,西方人学习多提问、少背诵等。那么,这些文化因素是否已经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中国孩子创造力的发展呢?
如果外部的大环境是重视基础知识教育和基础技能培养(这有它的好处),那么当孩子回到家中时,作为家长就应该营造出一个“更有益于创造力生长的”较宽松的家庭教育环境——重个性、讲自由、讲尊重、讲平等。
放养教育精彩语录:
我不会替丽晴做她的规划,她比我更擅长规划自己的未来、安排自己的生活。如果给孩子做太多的规划,其实只是妨碍她潜力的发挥。
求学不应该只为文凭,而应该为了实现人生的理想。去找份谋生的工作和完成心中的理想,这中间有很大的差异。事实证明,那些勇于坚持自己梦想的年轻人,往往也能获得财富上的巨大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