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放养教育的超级方法(5)

放养的女孩上哈佛 作者:秋野玉茜


丁爸爸(丁增安)的话——

为什么西方的家庭采取比较开放的态度,孩子们都没什么问题,中国父母管得那么严,孩子有一天交了异性朋友,却会造成大灾难?因为中国家庭用围堵而不是疏浚的办法。围堵的结果,当然是水位愈来愈高,一朝溃堤,难以收拾。

我鼓励孩子不要给恋爱过早地预先设定一个年龄段,同时不妨尽早地关注身边优秀的异性朋友,多和他们接触。事实上在我看来,着实没有必要在交朋友上特别强调男女有别的概念。女孩子有女孩子的优点,男孩子有男孩子的长处,只要是优秀的朋友,我就鼓励丽晴多和他们接触,从他们身上学习优点。我也鼓励孩子多交几个男朋友,黑白黄,都可以。太过年轻的爱,总归最后能成的可能性也不大。这做家长的都知道,甚至孩子自己也不见得就不知道。反正成不了,却能让她多经历,免得没见过几个男生,后来碰上一个,甭管好的坏的,就认定他了。那多可悲!

中国的新闻动辄就是某某女孩因为和某某男孩分手就自杀了,我们总是在感叹女孩子不够成熟。那么为什么女孩子不够成熟,是否我们的家长、我们的教育观念也应该负起一定的责任呢?交异性朋友对西方孩子的影响,好像不及东方的大。因为西方家庭从小就不太管这些事,于是一群男孩女孩在一起,由小玩到大,好像是初恋又不是初恋,似懂非懂。就算失恋了,也不至于心碎,更不至于闹到自杀,等到再交第二个、第三个,几乎已经对恋爱这种“疾病”免疫了。

我们在指责中国大众舆论酿成的惨剧时,是否也该反思为人父母应该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呢?当然,我们不是生活在当下的美国,但是我们也没有生活在千年以前的封建王朝啊。每一个大众舆论的发声者,他可能不用负责任,离你的生活太远。特别是在现在的互联网上,你能要求他为他的言论负责吗?这不可能。但是你自己必须谨言慎行,你要为你的一言一行负责,因为你逃不开,你的儿女就在身边,你们太近了。“你”才是能对她产生巨大影响的人,而不是那些社会舆论。社会舆论是什么?不过是人们茶余饭后的一点儿谈资罢了,而你真有必要为了他人的无聊消遣葬送自己儿女的性命么?

我讲一个真实的故事。有次回老家的村镇,听说某某家姑娘结婚了,大家都送上祝福。又过两天,传言说,女孩被夫家退婚了,因为她不是处女。我真是惊愕异常!但是想想也好,勉强过下去可能今后的日子也好不了,女孩儿再找其他好的归宿也罢。当天,我问知情的人:“女孩子没什么事吧?”对方说:“嗯,她倒是很平静的,还说也不怪男方,准备先陪陪父母,然后自己回城里打工做点事情。”(瞧,这不是很坚强的态度嘛!)

又约摸过了半个月的样子,发生的事让我甚是无语,女孩自杀了。我很奇怪:“嘿!不是说女孩当天没什么事嘛,怎么会突然想不开了?”知情人回答:“嗨!女孩回家后想陪父母两天,谁知女孩的母亲要死要活的,一再地去男方家里跪下求情,同时也咒骂女孩这么不知自爱,应该去死。结果呢,可能因为女孩本来就积蓄了怨气在心里,强忍住没爆发只是不想家人担心她。这下可好,女孩说,你们嫌我给你们丢人了?那好吧,我就去死了吧,死了就干净了!”

听到这消息的一刹那,我的火气腾的就上来了!想循着地址,找这个妈妈理论!她也太糊涂了!出了这样的事情,最需要安慰的恰恰是自己的女儿,你怎么能逼女儿去死呢?你为了已经退婚的男方去逼死自己的女儿?能拿这个事出来退婚,或者能把这事传得满城飞的男方家,这样的门风又能好到哪里去呢?男方也好,周围七嘴八舌的邻居也罢,再过个大半年,谁还会记得你这点鸡毛蒜皮的事?(事实证明,第二年那男孩就再娶别人了。)女儿若是真为这事赴了黄泉,母亲啊,恐怕你这后半辈子都会活在悔恨当中啊!

教会孩子如何准确地判断他人是子女婚姻幸福的关键。要敏锐地辨别你的男朋友或女朋友是否真诚。上面提到的男方且不说退婚这事孰是孰非,单单是他选择将两人的私事(或者说是女孩子的隐私)公之于众,这个男孩子的品德和心胸的确都有待商榷。如果我是那女孩的母亲,我该感到庆幸。婚礼仪式也仅仅是一天就搞定的事情,但若是和品德有问题的伴侣生活在一起,那么这种痛苦是将会伴随女儿一生的。

怎样辨别孩子的男朋友或女朋友是否真诚?这里的关键问题是,他们的男朋友或女朋友对所有人是否真诚——而不只是做做样子以便赢得好印象。他们如何待人?他们的真诚是否是其本性和素养的必然结果呢?或者是因为真诚对他们有益,他们才变得真诚呢?

有调查说,88%的人表示,中学和大学经历对自己产生了重大影响,其重要性仅次于“形成了一种很强的行为道德观念”。中学和大学的经历让他们学会了敏锐地判断他人的品质差异。在不同社会环境中的交往越多,他们就越能对配偶做出准确的判断。这个人是否真诚可靠呢?这样的问题是选择配偶过程中一个非常关键的部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