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2.种下“好奇的种子”(1)

文案训练手册 作者:(美)约瑟夫·休格曼


我们已经知道,对任何零售商来说“客流量”都是一个很关键的词语。在一家客流量持续增长的购物中心,一般商店的销售额都会增长。既然这些商店产生的客流量仅仅相当于把你的文案看进去了的目标客户,那么你必须通过增加读者人数,来提高你的客流量。

另一个增加你的读者人数的方法是应用一个我称之为“好奇的种子”的理论。它是这样的,在一个段落的结尾,我一般都会用一个非常短的句子,诱导读者继续读下去。例如下面几个句子:

但接下来我要说的还有很多。

所以请勿离开。

为什么我不在这里结尾?

请听我的解释。

下面才是真正精彩的部分。

这样一些悬念会促使读者下意识地继续阅读,即使读者可能正停在文案某个内容冗长的部分。这种方法在电视上被广泛地应用,一般在综艺节目中,进入一段广告之前,主持人可能就会说:“广告结束后,我们将看到一些你在电视上从未看过的东西,请不要转台。”看到了吧,这种技巧也可以在印刷品上运用,下面请看原因(请注意我刚刚就用了这个技巧)。

在印刷品上,最理想的状况是创作出又有趣又吸引人的文案,这样你就不需要设置悬念了,但一般来说这是很难的,所以就需要用这些“好奇的种子”来提升整个文案。但是,就像对待任何好东西一样,请不要滥用它。稍后我将会展示很多我在广告作品中使用过的“好奇的种子”的例子。试着用用它们,它们是非常有效的,不过也有例外。

“好奇的种子”也可以用在广告的开头部分,你可以在那里略提一些产品的好处和功效,而后在文案中再进行详细阐述,简言之就是,读者必须读完整篇文案来找出它。关于这种技巧,有一个现成的好例子就是在第8章中所提到的“消费英雄”的广告,在第34章中我还会再现全文。在这个广告中,你就必须要读完整篇文案才能发现点睛之笔。

我在办公室里亲身经历过的一件事,可以作为“好奇的种子”和“客流量”的绝佳范例。坦白地说,我多半不会再经历这种事情了,但它的确与这个主题息息相关。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