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梦想和转折(1)

冰与火:中国股市记忆 作者:李勇


 

8、小平送股票

送给美国人小飞乐股票的故事,上海人百说不厌。

1986年11月13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中美金融市场研讨会举行。

(图34)中美金融市场研讨会(详写)

这批美国大亨中有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约翰·凡尔霖。会议期间,邓小平会见了凡尔霖。

(图35)邓小平会见了凡尔霖(简写)

凡尔霖先生向邓小平赠送了一件礼物,一个精美的小盒子,里面是一枚纽约证券交易所的所徽,凭这枚所徽可以自由出入纽约证交所。这可忙坏了中国人,回送个啥?人民银行官员四处寻找,想送给美国人一张股票。

当时,沈阳、上海、北京、广州、成都、武汉、深圳都有企业发股票或债券。大家都说自己是中国第一股,摆在人民银行官员面前有十几张股票,送哪一张呢?

时任人民银行副行长刘鸿儒回忆说:“那么我就要了天桥这个股票,拿来一看它不规范,不像股票,它又有利息又分红,这个违反常识是不可以的,至于说抚顺啊,其他有些地方自发的发了股票更不符合股票的规范要求,因为他们没有这个知识,没见过。后来我就给上海人民银行行长打电话,我说你们选一张规范的股票送来……他们坐飞机专程送过来,飞乐音响,我一看规范,而且这个股票的印刷内容啊,正面、背面都是符合股票要求的”。

凡尔霖没想到在改革开放才6年的社会主义大地上已有了股票,他吃惊地望着这片新中国的“梧桐叶”,同时为自己成为持有新中国股票的第一位外国人而兴奋,但是他惊讶地发现这张股票上股东的真名实姓不是他,而是时任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副行长“周芝石”的名字。

“我的股票就要用我的名字,我亲自去上海更名过户。”凡尔霖固执地要求。这是去看看中国股票交易所的最好理由。面对客人的固执和真诚,有关部门终于同意他踏进上海静安寺附近的那间小屋。

就这样凡尔霖一行来到上海,这个世界上最大的证券交易所的董事长要去世界上最小的只有10来个平米的交易柜台办私事。凡尔霖要警车。上海人说只有国家元首才免费用警车开道。于是,凡尔霖花2000美元雇警车带着夫人和助手去过户一张50元人民币股票。

工作人员看到他都转不开身,忙说:“对不起,我们这儿太小了!”凡尔霖说:“很好,我们美国人最早买卖股票时都在梧桐树下,连10平方米房子都没有。”

图36 凡尔霖过户(说明)

凡尔霖花2000美元对兑换一张价值50元人民币的股票,一个赔本的买卖。但后来,他还是大赚了。到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时,经过多年的配送,一股飞乐音响的股票已变成了3183股,50元变成了10万多元,回报率高达2152倍。

图37 凡尔霖吃饭(详写)

现在,这枚凡尔霖的原始股已经永久陈列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的橱窗内。

这张小飞乐股票代表了接轨:证券市场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中国的市场经济也可以有。

梧桐树协议

   1792年,在WallStreet的一棵梧桐树下,24位经常在树下交易的股票经纪人,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在梧桐树下开始讨论起有价证券交易的条件和规则,并签署了一份协议,被后人称为“梧桐树协议”。 

这是一份被称之为包括一切的简短协议,只表达了三个交易守则的合同: 

  第一,只与在梧桐树协议上签字的经纪人进行有价证券的交易。 

  第二,收取不少于交易额0.25%的手续费。 

  第三,在交易中互惠互利。 

于是,这24位在协议上签了字的经纪人组成了一个独立的、享有交易特权的有价证券交易联盟。这就是后来纽约证券交易所的雏形,1792年5月17日这一天也因此而成为了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诞生日。从1868年起,想进入交易所只有从当时老成员中买得席位方可取得成员资格。

此后人们为了纪念那个曾经的“交易所”——梧桐树下,于是把股票也称为“梧桐叶”。

华尔街68号前的那颗梧桐树于1865年6月14日在闪电和雷鸣中被狂风夹着暴雨所击倒,然而金融华尔街这一现代金融市场中心的大树却已经根深叶茂,不断发展和壮大。

以上内容图略,图片内容请参考原图书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