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学里的一些不大的细节

大学四年挖好坑 毕业十年牛哼哼 作者:嵇万青


昨天看到张鸣教授撰写的一篇小文,然后突然想到中国的大学真的是很相似。恰好这几年在学校里待着也发现一些细节。或者,正是因为这些不大的玩意儿,让中国的大学都变得小了起来。

说到电梯的事儿,在我们学校的行政楼里也有这么一座电梯,藏在大楼隐蔽处似乎也不常用。有几次去办手续,误入到那里。记得是和同学一起乘的,然后在电梯里他就神秘兮兮地跟我说:“这个可是校长专用电梯。”

当时信以为真,少不更事,于是在一次和某老师聊天的时候无意说起这事儿,那老师一脸严肃:“以后可别这么说。再说了,那个电梯其实大家都可以坐的。”当下很尴尬,心里却怪这老师太紧张了点吧。从那以后,有机会我就毫不犹豫地向左拐去按那个电梯。事实证明确实不是校长一人坐的,而是各种不认识的人。我唯一可以确认的是,这电梯相较其他的不挤,而且快。

另外一种常碰到的情况,也是很多喜欢搞活动的同学所了解的,就是似乎干啥事儿都有办不完的手续,并且你根本不知道该去找谁。你选好位置刚搬了两张桌子什么的,往往正贴标语什么的,一位拿着本子的先生就会出现。你们这是在干什么,有谁批的吗?解释了半天非商业,只是在做作业,对方不管。

然后有经验的就诓骗说报校团委审批的,手续没带。对方就会软下来,说先登记着下午记得把证据呈上。总之就是拿一方压另一方就对了。因为偌大的校园,这一块地归谁管,那一块给谁种都是有学问的。有时候似乎几百来亩的地盘上,你也说不清楚这是谁的势力范围。

当然管事儿的时候似乎谁都在逞能,等到真正学生有所求的时候,传说中的相关部门似乎也不是那么积极。进了院办,他说找教务,进了教务,他说找学工,进了学工,他说你怎么不找院办?这些事并不是常发生,但肯定很多人都碰到过,郁闷过几次。

还有一个小细节,你也常常会觉得不可理解。几年下来,你终于知道几乎学校所有的部门星期四都是理论学习时间,但是不可理解的是,这并不告知学生。以至于有时候,你去看个病,办个手续,大门紧锁,叔叔阿姨和蔼可亲曰:“今天不接客。”你沦陷在那温热的闭门羹里一阵焦躁,却只能自我调侃,情何以堪。

我们就在这样的有时刻板,有时活泼,搞不清楚状况的中国大学里,过着那些属于自己的和有关青春的日子。末了,记忆里只剩下美的,难忘的,遗憾的,辜负的,所有的抱怨都不曾在毕业后提起。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