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送研究生,原则上都是成绩说话才行,不过亲爱的,你们看多了社会新闻就知道这当中潜规则真的有。钱权交易或者权色交易,绝不是空穴来风。如果我给你8000块我可以得到一个公费研究生的名额,而你可以拥有这额外的酬劳,大家何乐不为呢?当然这只是个比方。只要在一个系统某个环节当中某个人的权力很大又极容易操作,这个人就是最危险最容易收买的。这种事在许多高校云集的大城市,显得更为人所习惯和理解。我说了象牙塔绝非丑陋,但也不是你想象中那么美艳。你要容忍几粒老鼠屎的存在。
只能这么说,如果你有关系,那建议你少用,因为这对别人是极大的不公平。如果你想耍歪心思,那请你想想你真的不能堂堂正正赢一回吗。一块大蛋糕摆在那里,每个人手里拿着一把刀,本来是用来吃蛋糕的,这时候你拿它捅了别人一刀,这算怎么回事呢?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有一天你发现自己成为自己曾经痛恨的那种人,这才是最大的悲哀。在大学里你都不能管好自己,日后走入社会又当如何?我相信即使能力再强也只会是危险品,而不是对社会有益的优等品。
(2)大学里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举报别人?
有朋友告诉我,自己的校内号被人举报了,然后被封掉了。其实这种情况非常常见,慢慢地也习惯了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大学这个微小的社会同样如此。
先举个例子,是从别人那里听来的,说是某人被评上了一等奖学金,结果因为在校内网上写了几句骂学校的话,被取消了奖学金资格。我们先不讨论学校这种做法到底是否正确或者是合法,我们先想想是哪个同学这么热心向辅导员举报的。是跟他争奖学金的人,是看他不爽的人,还是无聊的人?这些都有可能。
我们的班级群里现在都有了班主任老师和院里辅导员的身影,理由是为了方便同学们咨询问题。其实说白了更大的原因恐怕是监控。于是平时吵吵闹闹的QQ群现在一天到晚都很平静。因为在班主任没加到群里之前就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有一天班主任在开班会的时候很生气,说有人在群里边说话对他不满。大家听到之后都面面相觑,又觉得不可思议。本来是某个人随口说的一句,居然不知道被谁这么快就上达天庭传到了班主任的耳朵里。班主任是没什么错的,因为他并没有因此批评那个“乱说话”的同学。但从此大家却有了忌惮,好好一个班级,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搞得跟集中营似的。
在校内网上有一种人是最可恨的,比如一个相册,一篇日志,甚至其他什么东西,他自己看完了之后,就算觉得再好他也不会分享给别人。反之,一些所谓“不法”的东西,很多情况下他们居然选择向管理员举报。理由是涉嫌反动,涉嫌色情等,总之让人感觉很扯淡。
在元代也有这个故事,说的是一位汉族官员通过科举考试谋得了职位,后来此人居然建议皇帝取消科举考试,被其他大臣讥讽为过河拆桥。我们的身边同样也潜伏着很多这样的人,他们是天生的“五毛”,拥有着陷害他人的过人禀赋。而且他们的动机也不是为了那五毛钱,却纯粹是因为闲得慌或者泄愤。
我们注意到中国的网络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大多数网页上都会有一个“举报”的按钮。看久了可能也没太在意,但是一个外国人一旦了解“举报”这个词语的意思就会觉得我们中国人很奇怪。为什么是“举报”呢?向哪里举,向哪里报?当然是向上咯,看看,典型的奴性逻辑,这和古人的所谓上达天庭不过是一个意思。这里边隐藏的就是中国人千年不变的奴性气质。
我们浏览国外的或者中国台湾、香港的一些可以浏览的网页,我们就很少见到“举报”这个字眼。当然他们会有另外词语“投诉”、“申诉”,请注意“投诉”的诉和“举报”的举的区别,前者强调的是民众的主导性,也就是网络主管部门只能是接受民众投诉的情况,然后为其服务帮其解决困惑;后者则一味强调上下级的差别,普通民众将问题往上报了,至于怎么解决,解不解决都要看上边的脸色了。然而就是这样,很多国人包括我们的大学生都乐此不疲地参与到举报他人的所谓“不法”活动当中。
我经常可以看到校内有人给别人发校内信讲某某人的坏话,或者看到某人手贱地点了“举报”二字,问其原因有时候颇为雷人,“觉得好玩呗”、“看他不爽啊”,然后等到别人的号被封掉了之后摆出一副优哉游哉的表情。于是我们也不难想象为什么会有人暗地里给相关部门写信举报袁腾飞了,那举报信从行文的逻辑上看完全是阴谋的论调,而不是真的如其笔下所写的为了捍卫什么之类冠冕堂皇的借口。
从武则天立在朝堂的举报箱,到明清的文字狱,到“文革”中某些“爱国分子”的嘴脸,我们可以很悲凉地看到中国人是有这方面传统的。一些民众不思如何摆脱统治者独裁的统治,却反而动起利用这特殊环境谋害他人公报私仇的心思。这也就是我们中国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人心隔肚皮”,一个嗜好阴谋的民族内部自然很难团结,前进之路举步维艰也是必然。
大家看看当今网络上一些愈演愈烈的口水战,说白了其中很多没必要争执的常识之所以会引起所谓的大讨论,不是庸民们思想觉悟不高,而是实在有太多的别有用心的搅水者。他们为着自己的一些小利益而放弃了正确的立场,不惜巧舌如簧、颠倒是非。这种人乃是当今这个国家国民意识重建过程中最大的障碍和敌人。
而那些以举报他人自喜的大学生与此同理,一方面你们的一些有良知的同龄人会为你的行为感到不耻,另一方面你们自己也只不过是生活在这种奴化的环境中,遭受毒害而误当其为养分畸形成长的可怜鬼。你们继承的是这个古老民族文化中有毒的部分,就像曾经让人大跌眼镜的几位举报老师“反动言论”的所谓法律系的女生们,她们才是真正脑残的代表,我们遇到了只好观其行从此敬而远之。
至于这种以陷害他人获取满足感的畸形文化,我并不指望它在一个可以预见的时间里能够被改变。这些年来传统古典的推陈出新的解读,到最近《新三国》的热播都让我感觉到中国人对于所谓“谋略”、“手段”是有一种骨子里的崇拜的,蒋方舟最近写了一篇大学里的学生会官场文化的文章,大家可以由此想象一下未来当我们80、90后接棒成为这个国家的管理者的时候,是否就一定真的能够社会进步前途一片美好呢?早熟,从小浸淫在浓重的形式主义中,同时也有要求进步的一面,这种矛盾的结合让我们对未来不好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