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章 1959,韶山之行(13)

毛泽东和他的父老乡亲 作者:赵志超


八、凡是有群众的地方都要停车

回到毛震公祠汽车停放处,太阳已落到山背后去了,远处升起炊烟,正是一派“遍地英雄下夕烟”的景象。沿途仍站满了许多人,一心要见主席,毛泽东见了十分惬意。罗瑞卿等催促毛泽东上了轿车。车子发动了,缓缓驶向韶山招待所。

站在韶山招待所门前地坪等候的群众,日夜盼望见到自己想念的毛主席,此时虽然天色已晚,但仍在等候主席的到来。

车子来了。第一辆开过去,第二辆也开过去了。第三辆轿车缓缓地驶过来,人们全神贯注地望着车子的窗口。车子似停非停,车内仿佛传来争吵声。

“停、停,凡是有群众的地方都要停!”一个说。

“不行、不行,您太累了,该休息了!”一个说。

人们一听,便知前者是毛泽东;至于后者,人们后来才知道是罗瑞卿。

出于对中央领导安全考虑,罗瑞卿总是慎之又慎,并把这作为他的天职。为此,他倾注了大量的心血,经常是废寝忘食,由于过分的担忧和谨慎小心,常使一些被保卫的领导同志产生误解,甚至挨过毛泽东的批评。不过,罗瑞卿并未因此而丝毫松懈。

车子终于停了下来。毛泽东从车里走出,人们热烈鼓掌。也许是因为激动,没有一个人想起要上去和主席握手。倒是毛泽东先伸出手来,人们才恍然大悟,紧紧握住毛泽东的手。

第一个与毛泽东握手的是王昌顺。她是韶山卫生院的一位女医生,她昨天在银田寺出差听到主席回家来了的消息后,欣喜万分,当即回到韶山。听卫生院的同事说,他们已经见过主席了,她便急忙赶来见主席。起先,保卫人员不肯她进来,她说:“我一定不惊动主席,只在窗口望一望他老人家就够了。”想不到现在不仅能见到主席,而且主席还和她握手!

王昌顺握着毛泽东又厚又大十分温暖的手,激动地喊道:“毛主席!”。

“小姑娘,你叫什么名字?”毛泽东打量她道。

“我叫王昌顺。”她的声音不知为什么极其微弱。

毛泽东好象没听清,用一只手招住耳朵,侧过身,低下头,又问了一遍。王昌顺提高嗓音,又回答了一次。

“你是什么地方人?”王昌顺本是湘潭市人,不知什么原因,她忽然回答说:“我是韶山人。”

毛泽东笑着纠正道:“你不是韶山人,你的口音不像。你是湘潭城里妹子,对吗?”

“是的!”王昌顺真佩服毛泽东的判断力。

毛泽东意识到姑娘的紧张,笑着说:“不要着慌嘛,你慢慢讲啰。”他知道眼前的这个“小姑娘”是因为紧张才答错了话,这正和上午在谢家屋场遇到的那个公社“女福利部长”一样。

王昌顺用手指着对面山坡上的一憧房子,说:“我是在韶山——卫生院——工作的。”

毛泽东顺着她的手望去。“噢!是韶山人,是韶山人。”他老人家仿佛变得天真起来了。

陪同的罗瑞卿、王任重、周小舟等人都笑了起来。

王昌顺忽然想起要送一点礼物给主席。当时正是兴赠笔,以示努力学习。她从口袋里摸出一支钢笔,对毛泽东说:“毛主席,我送您一支钢笔。”

毛泽东接过钢笔,仔细瞧了瞧,说:“你把钢笔送给我,那你呢?”

“我还有,我要送给您!”

“我也有,那我就转送给你吧。”毛泽东说。

王昌顺不肯,两人争执了一会。这时,周围来了许多人,争着要和主席握手。人越来越多,竟把毛泽东推来搡去的。王昌顺和毛泽东的谈话便被中断了。她再次想挤上去和他握手,但没有成功。

欢乐的人群把毛泽东一直拥到毛氏宗祠前。

负责安全保卫的人员费了好大的劲,才让出一条路来。车子开动了。毛泽东对依依不舍的群众说:“同志们,时间不早了,你们还要去搞晚饭吃,还要喂猪,还要给细伢子洗澡,我也要休息了,明天再来好不好?”

“好!”群众才慢慢地散了。

车子徐徐向松山开去。这一天,毛泽东前后同韶山三千多名群众握了手。回到寓所,他一边甩着手一边对毛继生说:“今天恐怕是我握手握得最多的一次了。我的手都握劳(累)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