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误区:喝牛奶能预防骨质疏松症

饮食观念误区 作者:(德)乌多·波尔默


大家都知道,骨质疏松症病人的骨头很容易折裂,这是因为他们的骨骼缺乏石灰质。石灰质是由钙和碳酸组成的。牛奶和奶制品含有大量的钙质――因此人们必须喝大量牛奶,不断食用奶酪和其他乳制品,这样才能避免患上骨质疏松症。这就是人们经常能够听到的理论。对于这个理论,我们还可以继续加以发展:如果说,骨质疏松症是由于缺少石灰质,而牛奶能够帮助人们补充足量石灰质。那么,按此道理推断,同样来源于石灰质的骨髓及动脉硬化,又可以成为人们放弃奶制品进行食疗的理由了。谁不想患上硬化病,谁就应该预防疾病,放弃牛奶。这样的想法是与“牛奶预防骨质疏松症”的理论一样有道理的。如果您对这里的第二种理论闻所未闻,可能是因为这个理论不会给任何行业带来经济上的好处。

要是“牛奶预防骨质疏松症”的理论是正确的,那么喝牛奶较少的人的骨骼就会更快地萎缩。但这却不是事实。哈佛大学医学系的教授马克?海格斯泰德惊奇地发现:“从食物中摄取钙质数量较小的人群能够明显有效地防止大腿骨颈处骨折。”他继续写道:“大腿骨颈处骨折经常发生在那些奶制品食用量大、钙质补充多的人群中。”这个成果对于“牛奶能够减缓骨骼萎缩”的理论也是一个警醒。

我们很习惯把我们的骨骼当作稳定长久的固定物质看待。人们总觉得,骨骼一旦成形,即便不能永久使用,也至少应该能够保持到老年。这样的观点是错误的。人体的骨骼实际上总是处于不断的分解和重建状态之中。在这个过程中,人体中很多种荷尔蒙将发挥作用。当患上骨质疏松症后,人体的骨骼分解过程要快于骨骼重建过程。人体内的钙质数量(来自于分解过程)是足够的,但是它们不再被用于重建骨骼。这不是由于体内缺乏钙质载体,就是由于在骨质重建前被其他物质截获,要么就是身体调节系统始终把进程定在骨骼分解上。如果这样,即使身体钙质补充正常,这些矿物质也还是会被排出体外,它们对身体又有什么作用呢?

很多种药物如可的松一种激素,提取自肾上腺或若干种热带植物,用于关节病、四环素或者甲状腺素,以及精神抑郁、缺乏日光等原因,都会以荷尔蒙的方式影响骨骼物质转化。其他一些习惯,比如过量服用维生素C,也会导致骨质疏松症。在所谓西方饮食(可乐,汽水,橙汁,精制软干酪)中大量含有的柠檬酸盐和磷酸盐,也会与钙结合成为整体,阻碍身体对这种矿物质的吸收。但节食是最有可能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原因。实验证明,牛奶对此毫无作用。

这里要补充的一点是,牛奶和骨质疏松症之间是有一些联系的。在德语地区(指德国、瑞士、奥地利),有12~18%的成年人是“与乳糖不相容”者。这意味着他们不能喝牛奶,因为他们体内缺乏消化牛奶中乳糖所必需的酶质。即使这些人饮用了牛奶,在肠道内钙质也得不到吸收。因此,这种“与乳糖不相容”增加了骨骼萎缩的风险。奥地利科学家通过一项研究证实了这一点:在患有骨质疏松症的妇女中,“与乳糖不相容”者比同龄没有骨骼萎缩的妇女多出3倍。

总之,我们能够看出,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在这一前提下,想要通过喝牛奶来预防骨质疏松,这种方法是很难奏效的。对于那些从来不喜欢喝牛奶的人,我们建议,在没有做过“与乳糖相容”检测之前,不要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那样做很可能只会产生与预期相反的负面效果。因为,当人对某种食品天生不能承受时,他往往会本能地去回避它。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