淼淼两岁,我们差不多已把那一本儿厚厚的《唐诗三百首》翻烂了。她已经养成了看书、看画、背诗的习惯。每天晚饭后,她会主动拿出那本《诗三百》,爬到沙发上,跟我一起学。她的记忆力、理解力都不错,一首诗教过几遍,便能磕磕绊绊背下来。那时候的她,没有考试的压力,看书背诗也没有任何功利性,全凭了好玩。那些朗朗上口的诗句,她并不能理解它们的意思,只是喜欢。
一首诗,我总是用不同的方式来加深她的记忆。最初按着图画上的意思大体为她讲解一下,她似懂非懂,等她读得差不多很熟练了,跟她玩诗句接龙的游戏,我说上句她接下句,我们母女两个合背一首诗,很快就背下来。等她再熟练一些,我只提诗句开头一个字,她便把整句很快地背出来。那个时候,我会猛劲儿地夸她能干,她的劲头自然更足。
爷爷家院子里有两棵大大的苹果树,春天花开时,满院云蒸霞蔚、花香如海。爷爷弄了一大堆干净的白沙堆在树下。那里是淼淼的乐园。小铲子,小桶,小盆儿,反反复复,把沙子盛进去,再倒出来,她玩得不亦乐乎。后来,不知爷爷怎么就来了灵感,在两枝粗粗的树桠间给她做了一架秋千。粗粗的绳子,底端放了一块小板子,又在小板子外层包了软软的棉垫子,小秋千离地面不高,她一伸腿就够到地面。有了它,那个春天加那个夏天,那两棵苹果树下就成了她最大的乐园。玩沙子玩累了,就跑去荡秋千,荡秋千荡烦了,再下来玩过家家的游戏。
让她坐在秋千上背诵学过的古诗,是某天受她的启发想起来的。那天,她很悠然地坐在秋千上,一边荡一边背刚学会的一首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我趁机鼓动她:“淼淼,再把你以前记住的那些古诗背给妈妈听,看看秋千停下来时你一气能背出几首诗。”这个游戏很是激发她的斗志,等我把秋千替她荡起来,并宣布游戏开始时,她飞快地背起自己先前记熟的那些诗句,一首接一首,等秋千停下来,她竟然一口气背下了七八首之多。
那个游戏很是让她兴奋了一阵子,每天下午下班回家,她会主动拉着我的手到秋千面前去:“妈妈,咱们再来玩背诗游戏。”秋千越荡越高,她的热情也越来越浓,为了能在秋千上背下更多的诗,她越发缠着我教她。那一段时间,她又学会了十几首新诗。正如再好的山珍海味也会吃烦一样,秋千上背诗那个游戏,最终还是慢慢失去了诱惑力。她开始有点厌倦了。
我们便又改成另一种游戏。拿一盒满满的火柴,放在桌子中央,我和她坐在沙发的两旁。两个人背诗,背下来的可以得一根儿火柴,最后看看谁得的火柴最多,谁就是胜出者。为了能得到更多的火柴,她总是自告奋勇第一个上场来背,她怕我把她会的都背“跑”了。一盒火柴里有六十支火柴棒,她很难一气把那一盒火柴赢回来,但她一直有那个雄心。最初,她可以一次赢十几支火柴,慢慢地增加到二十几支,三十几支……她面前的火柴棒越来越多,我面前自然是越来越少。那个游戏,我们一直持续到她上幼儿园,从幼儿园回来,她有时偶尔兴起,还会拿一盒火柴出来,让我陪她玩那个游戏。那时,她能一口气背一火柴盒的诗了。背一火柴盒的诗,估计也只有我们那么说过,不了解情况的人,估计还真听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