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辉的淡定
跟马哥(这是我对马家辉的敬称)相识已经多年。这个和我一样视李敖为偶像的人,全身上下都散发着一股李敖的气味。他有不一般的成长经历,少时涉黑帮,与大佬为伍,经历了大风大浪。现在上50岁的港人,应该都听说过大名鼎鼎的“马氏家族”。
即便马哥总是声称自己这个“不正常”,那个“不正常”,比如害怕人群、害怕坐飞机、害怕天黑、害怕登高、害怕极端天气、害怕陌生的环境……但是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你问他任何问题,他都会表现出一种泰然处之的淡定。看得出来,这淡定不是刻意为之,而是由内心发出来的一种自信,觉得眼前的一切都是小儿科——老子什么没见过?
在我们开始谈论“蚁族”问题之前,我首先想到的是: 蚂蚁也好,蜻蜓也罢,即便是蟑螂,只要是自己的选择,或许都是无怨无悔的。为什么我会这么想呢?因为马哥的故事,恰好证明了这一点。
19岁那年,本来可以进香港浸会学院(现浸会大学)读书的马哥,因为偶然读了李敖的著作,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那一年他萌生了两个愿望: 一是攻读电影专业,将来做个出色的导演(要知道,20世纪七八十年代对香港电影来说是多么光辉的岁月呀!);二是做李敖的“门下走狗”,追随李敖的脚步,做一个“刻薄”的作家。最终,在两个选项中,马哥选择了后者。
他放弃香港浸会学院的学业,乘桴浮于海,负笈于台湾,先入台湾辅仁大学,后入台湾大学。在21岁那年,实现了梦想,出版了“李敖研究”专著《消灭李敖,还是被李敖消灭?》,同时也见到了李敖。
面对我这个“敖迷”,马哥在谈起自己的经历时好像控制不住地流露出炫耀与得意的神色。他说,自己第一次按响李敖家的门铃时,在门口足足等了五分钟之久,得到的却是李敖从门缝里递出的一张纸条,上书:“小马,我们改天再约啦!”结果马哥只好灰溜溜地走掉。所幸几天之后,李敖真的给他去了电话相约见面,没有食言。接着,我们就能经常在李敖的“金兰日记”中读到“上午,小马来”、“下午,小马来”、“晚上,小马来”之类的话——因为马哥经常去给李敖整理资料打下手。
人生的路只要是自己选的,就没有什么可遗憾和后悔。假设一下,马哥如果老老实实待在香港,应该可以过他的“公子哥儿”的生活吧?——大学毕业,读硕士,读博士,在香港做“文化地头蛇”,平步青云,无灾无难到公卿。可是,他偏偏放弃这些,去台湾打拼自己的事业,给偶像做“低级”的“文秘”工作——他的选择,与“蚁族”颇有相似之处。“蚁族”如果愿意留在老家,其实也可以过上不错的安逸生活,不是吗?
马哥常说,他在台湾的时候,是赶上了一个最好的岁月。那年头,只要你聪明,加之勤奋,便处处是机会,满地是黄金。当年在大学里,开学生会议迟到了,马哥拎着包,优哉游哉,意气风发地走进会议室,大大方方坐下。主持问他:“马家辉,你怎么迟到了?”他说:“不好意思,刚和宝马公司高层开完会。”语罢,四座皆惊,传来“哇哇”的歆羡声,他心里爽死了。
大学毕业后,马哥依旧留在台湾“闯事业”,先在广告公司工作了半年。那段时间,是他真正的“蚁族”岁月: 跟人合租在一个小公寓,朝九晚五,三餐都在便宜且不卫生的路边摊凑和,带着女朋友过最廉价的生活。
后来,他到地理杂志《大地》工作,被派驻到东南亚做实地记者,穿梭在越南、缅甸、泰国的雨林里。彼时的东南亚尚未完全开放,并不如今日去旅行那么便利,有的国家甚至还实行“军事管制”,危机四伏。但马哥还是抱着“探险”的心情义无反顾地奔赴最前线。
凡是略微了解马哥的人都知道,他身体孱弱,被人取花名“东亚病夫”。他在东南亚,据说是水土不服到差点死掉,成日头疼脑热,上吐下泻。更何况,既然是在像泰国这样的“天上人间”,哪有什么事都不干的?他说他好几次喝酒喝到醉倒在曼谷街头,呼呼大睡。这样损耗下来,表面上看还是好好一个人,里面早已内伤到分崩离析。在一个国家住上小半年,考察风土人情,回到台湾写篇三五千字的游记,然后继续上路。幸而那时候马哥年轻,折腾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