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楼与守楼的博弈 ■
许: 香港在20世纪60年代和20世纪70年代,曾经经过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那个时候是不是也拆掉了很多旧城区?你有没有听长辈说起过那段往事?
邓: 其实当时发生的那些事情我们现在都不容易知道了,因为没有一个比较公正的社会史会把这些东西记下来。比如说,我现在都不太记得年份,香粉寮、粉岭的打石湖村屋、九龙城的何家园石屋、黄大仙的大磡村,这些都是比较近一点的,它们都是一些寮屋、村屋、石屋。这些房子,都是在当年那个城区还没有完全现代化的时候,一些穷人用来安居的地方;政府因为要收回那些土地,就要把他们赶走,然后把那个地方拆掉。
许: 有没有“钉子户”出现?
邓: 比较少一点。当然是有很多人拒绝搬走,主要是觉得收地的那些过程还是不公平吧。通常这种时候会出现的情况是,一个住户会把一个石油气罐拿出来,然后放在马路口,说:“你不要逼我!”最近我们在紫田村 那边看到的还是这样子,因为生气的时候你觉得你无路可退嘛,所以就只能选择做出这样的反应。
许: 现在观塘在进行旧城区改造,也在拆迁。你就住在观塘,是当事人,我想请教,就你的观察,香港拆迁是什么状况?
邓: 我是从一个比较远的角度来看的,基本上就是因为政府在卖地,它才能有一定的收入,整个市区重建就是为了这个目的。我最近在看一本书,叶荫聪写的《为当下怀旧: 文化保育的前世今生》,他就说,基本上以前“土发公司”(土地发展公司)也会这样收旧楼,然后改建成新的楼房,但是他们的效率不高;所以,1998年成立了“市建局”(市区重建局)之后呢,就开始比较大规模地拆掉旧城区,把它建成所谓的比较“贵族化”、“士绅化”的建筑去卖。在这个过程里面,首先他们会计划一个地区,这是一个与政府有关的行为,虽然市建局只是一个法定机构,但是,它做这种事情是政府在后面用法律和行政给他们权力的,所以它们是利益共同体,你可以说这个趋向本身政府有在支持。市建局会收回一些地区,划定这个区要重建,然后他们就会告诉你什么愿景啦之类。
许: 居民会收到一份“通知书”吗?
邓: 居民会从电视上、媒体上知道,说这里将会建成什么什么。然后就一户一户地去收地权,等收齐后,一整栋就变成市建局的物业了。在这个过程里头,当然就有很多讨价还价,有的人会觉得赔的钱太少,根本没有办法再买回与现在所住水平相当的楼;可是收楼的人当然不这么看,他们会在外面放风说:“我们已经给了他们很多钱,这群人是贪得无厌。”以前的情况是,我们比较少看到有人会说:“我不要钱,我只要我的家!”——就是刚才说的使用“石油气罐”的那些人。其实社会上一直有这种人,但是在香港,他们是少数,所以就会感觉有点不利。然而,市建局会把拆迁这件事,宣传成一个“利益交换”的问题,而不是“文化议题”。实际上,市区重建应该是一个“文化议题”,因为它是一个关于人怎样能活得更好的议题。有很多楼房或者建筑物,它的质素本来就很好,可能把它重建成商场之后,它的质素反而会下降也不一定。现在我们香港变成了楼价和你的居住质素不对等的情况,你住的地方根本不算好地方,却被当成“贵族化”的地方来收钱——香港人觉得不太对啊!
许: 跟内地一样。杭州房价也很贵,最偏僻、最便宜的房子也要一万多一平米,随便买一套,就要一两百万。
邓: 一万多一平米,那很便宜啊!跟香港差不多。但关键是,你们买房子一开口就是100平米,我们一开口只是30平米,单价可能差不多。香港现在的问题是,你新买的房子的质素可能还比旧的更低一点,把好的地方拆掉了,建起来的地方根本不好,甚至更差。
许: 甚至更差?
邓: 对啊。
我想继续讲前面那个问题。拆迁变成一个讨价还价的过程,市建局就慢慢收,把那个楼房的业权收起来,一家一家地累积,累积到一条街(你看到那个重建的程序快完成的时候,整条街都钉着一块牌子说“此乃市区重建局物业”)。当它收完之后,它就把土地整块卖给发展商。本来每一栋楼都是独立的,这样等于是重整了它们的业权。发展商买下来后,建更加贵的物业。在这当中,市建局是一个赚钱的过程,我用便宜一点的价钱去收你原有的居住的地方,再卖给别人,中间我是要赚一点钱的;到那个发展商的手中,他赚的钱更加多,他建出来的那些楼,肯定会比原来的贵很多很多。所以,新楼一定会贵。但你说,这么贵的房子是不是一定更好住了?也不一定。因为这个涉及“什么是好生活”的问题,这个可以慢慢谈。在市建局收楼的过程里头,从开始收,到真正收到所有业权,可能就会有不同程度的抗争。小一点的就说:“你收楼的价钱这么低,我怎么生活。”这是小规模的;大规模的就会一群人结集起来,然后组成一个关注组,团结起来向政府去提一些要求。政府当然不会让你这样,他就会想办法分化你、孤立你,然后大家打一些“论述战”。政府的手段很多,最简单的就是完全不理你。你去找他,他就“嗯嗯嗯”敷衍了事,不断重复那句话:“我们已经为住户提供了最大的利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