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思翰追问:“究竟有没有?”
“有。”小姑娘说,“可惜借出去,你能不能留下电话号码,等一有消息,我立刻通知你,因为在你的贵宾卡上,什么资料都没有留下。”
张思翰心想,可不是什么资料都没有嘛,这是巴老送给他的,他还没有用过呢,于是认真地问:“那些资料什么时候借出去的,什么时候能归还?”
小姑娘的声音柔情似水,缓缓流淌,“就在刚才,你只晚了一点点,借阅期限是一个月,至于什么时候归还,她没说。”
张思翰心中一动,淡淡地说:“是什么样的人,能告诉我吗?”
小姑娘的眼波流转,她的警觉性很高,爱情来得如此突然,波涛汹涌——张思翰像浮在波涛上的鸭子,煮熟了等着她吃,绝不能让这只煮熟的鸭子飞了,她笑咪咪地反问:“你是警察吗?”
“不是。”
“那你还问那么多,要是你真想看,可以天天来这里等。”
张思翰心想,我可没那个时间与兴致,他用心回忆了一下刚才与他擦肩而过的身影,不过没有留下更多的印象,朦胧中的身影好像是一个女子,他的思维集中在寻找《桃花源记》的资料上,竟然没想到会有人会捷足先登?他有些沮丧地向外面走去,会不会是巧合,或许与案件有关?
“等一下。”小姑娘怎肯轻易放过这只爱情的鸭子,她柔情地说,“虽然我没有影印版,但是如果你想看典藏真本,我很乐意帮助你。”
张思翰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微笑着说:“我当然要看,而且要和刚才的借书人,一模一样的资料。”
小姑娘说:“行,但是你只能在这里阅览,不能带走。”
她很热情地把张思翰带进一间古香古色的小阁楼。阁楼里陈设着古老的红木家俱,当然都是高仿品,一排书架森然肃立,线装书,影印版,拓本,记载着密密麻麻的历史风韵。张思翰把脚步放轻,似乎这里的每一缕空气,每一叶书扉都厚重得令人无法承受,而文化韵味却又令人无比愉悦。不知何处传来幽幽檀香,这是特制的香料,那些喜欢咬噬书页的小虫一闻到这种味道,便会头晕目眩,溜之大吉。
他坐在一张长案前,小姑娘动作轻柔地捧来几本古卷,其中之一是清代唐开韶与胡焯编纂的《桃花源志略》。雨后的阳光如同微尘穿过细格窗棂照射进来,地板上沙沙地响着小姑娘的脚步,她忙前忙后,帮助张思翰查找资料,张思翰轻轻地翻了翻几本古卷,全是记载着一些歌咏桃花源,借题抒怀的诗文,唯有《桃花源志略》比较详细地记载了一些实地的游记,和历代文人书写桃花源情怀的资料。
世上真有桃花源吗?
张思翰一边攻读资料,一边暗暗沉思,或许有,或许没有,或许世外桃源只是代表芸芸众生的一种情结,渴望安定,渴望与世无争的生活。自陶渊明创造出这个精神世界的代名词之后,比西方的乌托邦要早一千多年,与其说中华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不如说是智慧古国之一,中华民族的智慧应该是西方人眼中的世外桃源!
“能留下你的电话号码吗?”小姑娘给张思翰倒了一杯茶,然后主动地询问他的电话号码。
张思翰的视线从古老泛黄的书页上移开,看着这个腮如桃花的小妞,嘴角上挂着两个浅浅的酒窝,大大的眼睛别有用意地闪动着粼粼的水波,非常的甜美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