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打死不写错别字(65)

打死不写错别字 作者:赵小青


“是”与“事”的词语中,读音相同含义最相近的要属“国是”与“国事”。“国是”是指国家大计,出自刘向《新序》卷二《杂事二》:楚庄王问于孙叔敖曰:“寡人未得所以为国是也”。孙叔敖曰:“国之有是,众非之所恶也。臣恐王之不能定也。”王曰:“不定独在君乎?亦在臣乎?”孙叔敖曰:“国君骄士,曰士非我无由贵富;士骄君,曰国非士无由强。人君或至失国而不悟,士或至饥寒而不进。君臣不合,国是无由定矣。夏桀、殷纣不定国是,而以合其取舍者为是,以为不合其取舍者为非,故致亡而不知。”庄王曰:“善哉!愿相国与诸侯、士大夫共定国是,寡人岂敢以褊国骄士民哉?”“国是”一词沿用至今,专用于指国家大事。“是”读作sh ,是会意字。小篆中的“是”从日从正,合起来表示以太阳为标准会正而不偏、直而不屈。它的本义是正,不偏斜,即《说文解字》:“是,直也。”(注:十目烛隐曰直,以日为正曰是)如《易·未济》:“上九,濡其首,有孚失是。”引申为对的、正确的。如清末林觉民《与妻书》:“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又如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又引申为遵从,以为法则。杨柳桥诂:“《尔雅》:‘是,则也。’”郭璞在注释《尔雅·释言》也称:“是,事可法则。”如《荀子》:“不法先王,不是礼义。”在“各行其是”一词中,“是”指对的、正确的。在“国是”一词中,“是”就是指遵从,以为法则。现在的“是”主要有对、正确(跟“非”相对)、认为正确、表示答应的词、(指示代词)这等含义。

“国事”是指国家大事,出自《战国策·燕三》:太子丹曰:“太傅之计,旷日弥久,心惛然,恐不能须臾。且非独于此也。夫樊将军困穷于天下,归身于丹,丹终不迫于强秦,而弃所哀怜之交置之匈奴,是丹命固卒之时也。愿太傅更虑之。”鞫武曰:“燕有田光先生者,其智深,其勇沉,可与之谋也。”太子曰:“愿因太傅交于田先生,可乎?”鞫武曰:“敬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