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仙芝之死
灾难是从一件让王仙芝大声叫好的事情开始的。
在王仙芝大掠江陵没多久,宋威被撤职了,这对王仙芝来说,当然是一件好事,那个号称杀死过自己的对头,那个设计干掉了自己大将的仇人下台了。
只是,王仙芝马上就会发现,宋威其实是他的盟友,他不知道自己数次死里逃生,轻松遁走,不是因为人家怕他,而是宋威对他网开一面。
宋司令曾经跟他的副手曾元裕私下探讨过兵与贼的关系,宋司令经验丰富,曾经平过多起乱子,十年前就参与讨伐庞勋之乱,那时,宋威还是军长,司令是一个叫康承训的。历史已经教育了宋威,庞勋之乱平定后,功臣康承训不但没有得到赏赐,反而受朝廷猜忌,混了个贬官下场。
宋司令语重心长地告诉曾元裕:“小弟啊,咱们干平乱这档子事,最重要的是掌握分寸,当年庞勋灭,康承训即得罪,今天我们要是也干成这样,不也是一样的下场?我看,咱们不如留着贼人,不幸那是天子的,我们却可以保全功臣的身份。”
这是一个极严肃的问题,信誉的毁灭几乎是不可逆的。史书记载,后来唐朝皇帝良心发现,又将康承训召回了中央,但地方军队大佬们记住的永远是康承训被贬的事情。
唐朝君将已然失信,这也可以算是义军精神领袖庞勋留给后辈们的第二笔财富。
如此看来,大家潜意识里已经达成共识,官匪本是一家人。
他们的关系暗地升华,成为合作伙伴,走向共同致富的道路。具体操作流程如下:王仙芝负责抢钱,宋威负责在外围呐喊,等王仙芝抢够了钱后,宋威就追,王仙芝本来是疾走如风逝的,但因为抢的东西太多,负荷太重,自然就被越追越近。
眼见就要追到了,这时,王仙芝就知道他应该怎么做了,下令:“把抢的东西丢一些下去(遗赀布路)。”接下来,官兵们当然要捡东西,这些是赃物,捡回去要作为呈妻贡物。(士争取之,率逗桡不前。)
唐军上下发财,王仙芝们金蝉脱壳,淡定遁走。
这样的龟兔赛跑,王仙芝与宋威合作了许多回,宋威干得不亦乐乎,所以,听说王仙芝竟然要金盘洗手,宋威当然不同意,这是单方面破坏合同条款,于是,才有了尚君长斩首狗脊岭。
好了,王仙芝死了招安的心,以后还是跟宋司令好好配合吧。
可是,事情突然发生了变化。不是宋威不讲信用,也不是王仙芝死了大将要胡来。而正是那位被宋威苦心教导的小弟曾元裕破坏了规则。
曾元裕一直当副将,二把手当久了,自然就想转正,如夫人老想去掉那个“如”字,副将也想抹去“副”字。
曾元裕一直在寻找机会,皇天不负有心人,他终于找到了。在申州城东(河南信阳),曾元裕逮住了四处游击的王仙芝。
要是以前,大家看着干,曾元裕杀数千草军向领导交交差,请请功,王仙芝从容遁走。程序一直是这么运行的。
可是BUG出现了,曾元裕就是那个突变的代码段,这次,他要立功,立大功,立足以让自己取代上司的功,所以这回,他没听老领导的。
曾元裕对着王仙芝猛揍,一下歼灭了草军一万人,抓俘虏数千,追着屁股赶散草军数千。
大胜,振奋人心,朝野倾目,原来我大唐人才济济,何至于将泱泱王朝安危寄于宋老匹夫?
宋威的政治生涯快要落山了,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
没过多久,调令下来了:宋威年老体弱,有病在身,请回家休息吧。
这倒不全是说辞。宋威的确有病,他被撤职回到驻地青州没多久,真就病死了。
曾元裕成功转正,当上了新的剿匪总司令,从新官上任三把火的角度,曾司令还需要拿点真功夫证明一下自己。
除去这项变动,长安还有一连串的动作。对各路剿匪军官进行了政绩考核,撤换了一批出工不出力的。
危机在向草军袭来。这个世界上就怕认真二字,一旦唐军认真对待,王仙芝们的胜算实在太小。
王仙芝对这一局势的变化完全没有引起足够的警觉,甚至上个月初六在申州的一场大败也没能让他引起足够的警惕。这些年来,他大小战无数,认为唐朝已经是个进入冬眠状态的黑熊。
他不知道,睡得再死的黑熊偶尔也会睁开眼睛。况且,王仙芝的军队有着极大的缺陷。
他的草军山贼性质要大于军队性质,他们有一批核心人员,大概有三千人。这三千多人是王仙芝的主力军,具备战斗经验。可这个数量在后来一直未见显著增长。而其他的草军成员都是现拉现用,从不训练。打完了一批,到城乡结合部附近一拉就能再聚起大批人马。
这样的好处是能保持高度的机动性,这样的坏处是战斗力始终提不上去。一旦与唐军主力相遇,败多胜少。眼下,唐军已经调兵遣将,正在四处搜集信息,向王仙芝成合围之势。
王仙芝还沉醉于死敌宋威被撤职的幸灾乐祸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