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中劝解你的朋友,一定要在大庭广众之下称赞你的朋友。
——瓦都
心灵故事
学会大度与分享是智者的生活准则。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并为哈佛教授所津津乐道。1936年的柏林,希特勒对着12万观众宣布奥运会开幕了。他希望借助世人瞩目的奥运会,证明雅利安人种的优越。当时美国的杰西·欧文斯是田径赛的最佳选手,但德国有一位跳远项目的王牌选手鲁兹朗,希特勒迫切地要他击败杰西·欧文斯——黑人杰西·欧文斯,以证明他的种族优越论——种族决定优劣。杰西·欧文斯在纳粹的报纸一致叫嚣把黑人逐出奥运会的声浪下,参加了4个项目的角逐:100米、200米、4×100米接力和跳远。杰西·欧文斯的第一项比赛是跳远。希特勒亲临观战。鲁兹朗顺利进入决赛。轮到杰西·欧文斯上场,他想进入决赛,只要跳得不比他最好成绩少过半米就可以了。第一次,他犯规了,因为逾越跳板;第二次他为了保险,到跳板后才起跳,结果跳出了从未有过的坏成绩。他不停地试跑,迟疑,不敢开始最后的一跃。希特勒起身离场。
在希特勒退场的同时,一个瘦小、有着湛蓝眼睛的雅利安人种德国运动员走近杰西·欧文斯,他使用生硬的英语介绍自己。其实谁都认识他——鲁兹朗。鲁兹朗结结巴巴的英文和露齿的笑容让杰西·欧文斯全身绷紧的神经松弛了。
鲁兹朗告诉杰西·欧文斯,目前最重要的是取得决赛的资格。他说他去年也有同样的遭遇,用了一个小诀窍解决了困难。他取下杰西·欧文斯的毛巾放在起跳板后数英寸处,从那个地方起跳就不会偏失太多了。果然是个小诀窍,杰西·欧文斯照做,几乎打破了奥运会纪录。几天后的决赛,鲁兹朗打破了世界纪录,但随后杰西·欧文斯以微弱优势战胜了他。贵宾席上的希特勒脸色铁青,看台上的观众异常沉静。场中,鲁兹朗把杰西·欧文斯拉到聚集了12万德国人的看台前,举起他的手高声喊道:“杰西·欧文斯!杰西·欧文斯!杰西·欧文斯!”看台上经过一阵难堪的沉默后,忽然齐声爆发:“杰西·欧文斯!杰西·欧文斯!杰西·欧文斯!”杰西·欧文斯举起另一只手来答谢。等观众安静下来后,他同样举起鲁兹朗的手朝向天空,声嘶力竭地喊道:“鲁兹朗!鲁兹朗!鲁兹朗!”全场观众也同声相应:“鲁兹朗!鲁兹朗!”没有政治的诡谲,没有人种的优劣,没有金牌的得失,选手和观众都沉浸于君子之争的感动中。杰西·欧文斯在那次奥运会上获得4枚金牌,他创造的纪录保持了24年,被誉为世界上最伟大的运动员之一。多年后杰西·欧文斯回忆说,是鲁兹朗帮助他赢得4枚金牌,而且使他了解,真正永不磨灭的运动员精神是单纯而充满关怀的人类之爱,他所创造的世界纪录终有一天会被后起的新秀突破,但这种运动员精神永不磨灭。君子之交淡如水,君子之争既催人奋发向上,又像春风一样温暖和煦,洁净人的灵魂。
心灵感悟
伟大的体育竞技精神终于战胜了一切“种族优劣论”,两名选手在运动场上的互相敬重为他们的崇高友谊添上了完美的一笔。诚如杰西·欧文斯所言,是纯净的人类关怀与爱让一个身处不利条件下的运动员披荆斩棘,勇往直前,最终夺取了举世瞩目的金牌。为什么还有人不赞成“为人大度,好相处,朋友多,利于事”呢?不赞成者大概有两类,一是自己不能做到,因此也不相信别人能做到;二是认为大度者会吃亏,什么事都得让着别人,多亏呀?字典上“大度”一词是指气量宽宏能容人,豁达大度,大度包容。从这一解释来说,要大度,就得心特宽,心特大,能容人,能容事。同时也说明了大度是人的一种品格、品行。而且,品格、品行这东西属于道德范畴,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经过磨炼逐步形成的。
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是古今成大事业者必备的技能之一。而在处理好人际关系的长期实践中,需要锻炼出一种大度容人的高贵品格。一般认为,这种大度品格的形成,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
其一,不大度。人生起步阶段,立志成才,好胜心特别强,什么都要和别人比高低、争输赢,在自己心目中就是除了自己,别人都不好。此为不大度的阶段。因为在心中只有自己这个“小我”。其二,比较大度。事业有成,前途无量,可困难也大大增加。开始明白“山外青山,楼外楼”、“众人拾柴火焰高”等至理名言的深奥之处。于是在自己自强不息、百折不回的奋斗中,知晓了学人之长以补己之短、团结就是力量的重要性。同时也领略过了人性恶的种种丑态。特别是会对自己恶的一面的言行反省,使自己不断抚平受伤的伤口、洗涤别人的邪念,从而得到从身体到思想的重生与新生。此为第二阶段。其三,大度。事业大成,年龄大长,位居“社会高峰”之上。“社会高峰”同样多得不计其数,总觉得自己所处高峰太小,没有其他高峰大而高。由于年老事高,深感再上一峰之力不从心。此时,两种感觉占据主流,一为自己太渺小,二为自己的时间不多了。这种成就了大事业者已经虚怀若谷,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当然表现得十分大度。其最关键之处是,大度得能容难容之事。此为第三阶段。
成大事业者在大度方面如此,那我们这些成小事业者、成一般事业者在大度方面又如何呢?我认为,以大比小,大体都要经过不大度、较大度、大度这三个阶段。这其中,磨炼是不可或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