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之,性的压抑和弱化,必然导致自我的压抑和弱化,到了该谈恋爱和找对象的年龄,反倒无所适从,有时候哪怕遇到了自己心仪的异性,也不知道如何追求,怎样表达,只好由他人代劳——比如父母安排,朋友介绍,甚至借助于婚介所和电视台,中国人一直对相亲乐此不疲,近两年婚恋相亲节目突然之间火的一塌糊涂,倘若探究历史原因,就在于此。
在恋爱中,大多数女性都欣赏责任感强、具备绅士风度和浪漫情怀的男士,殊不知,这种责任感、绅士风度、浪漫情怀都必须建立在一个男人真正心理成熟的基础上。这种成熟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种“性意识”的成熟,爱情本质上就是性爱,不是友爱,更不是母爱,如果一个还在妈妈襁褓下奶声奶气的孩子对她心爱的女人就像母亲一样,试问,哪个女人受得了啊?
然而,中国的父母总是喜欢把自己的孩子看成从未长大的儿童,因此,也就习惯于用各种儿童的标准来要求孩子,无论他年龄有多大。
1:把“听话”“顺从”当成了一种美德,甚至看作是“孝道”,不听话就是“不孝”,就是“大逆不道”。如果一个年轻人从来都是循规蹈矩,在行为上不敢越雷池一步,听父母的话,听老师的话,听领导的话,就会被认为是“家教好”,是个“好青年”,殊不知,这类过分听话的孩子要么就是在性方面极度被弱化的人,实际上就是童年状态的无限延长,心理年龄严重滞后,这种人一旦进入恋爱和婚姻,夫妻关系、婆媳关系都会处理不好。
2,不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总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甚至让孩子一辈子依附在父母身边。孔子在《论语》中就说过“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即便将来孩子去外地上了大学,送到海外,一旦安定下来,也总想迫不及待地去团圆。大多数中国人,尤其是中国的男人,一辈子都是在父母严格的监管下,永远保持在一个无限延长的童年状态。鲁迅对此一针见血,他说“所有的小孩,只是他父母的材料,并非将来的‘人’的萌芽。中国人照例是制造孩子的家伙,不是人的父亲,他生了孩子,便仍然不是‘人’的萌芽”
《二十四孝》排名第二的“戏彩娱亲”实际上歌颂的也是一个终生都在保持儿童状态的“老顽童”的故事:“周老莱子,至孝,奉二亲,极其甘脆,行年七十,言不称老。常着五色斑斓之衣,为婴儿戏于亲侧。又尝取水上堂,诈跌卧地,作婴儿啼,以娱亲意。”这段话翻译过来就是:春秋时期楚国隐士老莱子,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一次为双亲送水,假装摔倒,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四) 所谓“万恶淫为首”:中国的传统文化对性是最不宽容的
说到这里,有读者又要问了, 为什么我们从不鼓励孩子的独立,反倒刻意延长孩子的童年状态?这里有着深层的历史文化心理,其中一条就是对老年人的过份依赖和倚重。
本来,尊重老人是一个社会的美德,但尊重不等于依赖,在世界各国的历史文化中,恐怕没有哪种文化像中国文化这样甘愿在老年人的庇护下成长。中国历史上的开明君主大多很长寿,周文王据说活了八十多岁,晋文公重耳登基时已经六十二岁,汉高祖刘邦活了六十多岁,汉武帝刘彻享年七十五岁,明太祖朱元璋,清康熙帝也活到了差不多七十岁,乾隆爷更是罕见地活到了八十多,姜太公出山有记载都年过百岁了,武则天时期的宰相狄仁杰去世的时候都九十多岁了,还没退休呢。很多小皇帝即位时如果过于年幼,要么就是皇太后垂帘听政,要么就是找几个德高望重的老臣辅佐,他们也大都须发皆白、老态龙钟。可见,在中国人眼中,年龄越大越有权威,越有德行,也越值得倚重。老百姓平时爱讲的一句话就是“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现在80后出现很多“啃老族”也是把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当靠山。中国历代统治者都提倡孝道,孝道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对父母无条件的遵从。所以,孩子永远长不大,未尝不是对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过份顺从”造成的。听话听到了一定程度就是盲从,就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