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我们生活中很多父亲并非像药家鑫的父亲那样“不近人情”,他们也很疼爱子女、关心子女。父爱无疑和母爱一样伟大,但一直以来,在很多中国人的心目中,父亲的形象似乎遥远而又模糊:不是太严肃甚至有点近乎严厉,就是离子女的距离太远,前不久我应邀去参加过一家心理类杂志举办的有关亲子教育方面的座谈会,到场的不少90后孩子坦言,在成长过程中很少看到父亲的身影,因为父亲们整天忙于工作,很少顾家,除了偶尔过问一下孩子的学习成绩,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父亲的角色基本是“缺失”的。在学校门口,接送孩子的大多是母亲、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父亲呢?忙着挣钱去了!中学的家长会,母亲来的多,父亲来的少。看学生的作文,涉及到家庭的内容,感觉母亲总是在唠叨,父亲总是不在家,一位中学班主任当场感慨:有时父亲偶尔到学校给孩子送一件衣服或是在家同孩子交谈几句,孩子们都感觉恍如过年般快乐。
一家青少年杂志两年前在中学生中搞过一个调查,在谈到和父亲的关系时,只有30%的孩子承认和父亲关系融洽,40%则认为父亲太严厉,难以亲近,而60%则经常感觉不到父爱,因为父亲太忙,总是不在家。这也是为什么歌颂母爱的文章甚多,但歌颂父爱的文章却不多,大家都知道母爱伟大,却很少感到父爱的伟大。从人们的潜意识里总认为父亲是严厉的,甚至有时会感到有点不近人情,要不就是父亲总是离我们很远,三天两头不在家。我是70后,上小学那段时间父亲也经常出差在外,很少见他,偶尔回来也只是问问学习成绩怎么样。现在的80后90后的大多数父亲比我们那时候的父亲还要忙碌,还要拼命,跟儿女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少。要么父亲太过严厉,要么父亲总不在家,这两道风景构成了我们大多数中国人在成长阶段对父亲的总体印象。有的朋友开玩笑,从小到大对父亲最熟悉的莫过于他的背影。难怪朱自清歌颂父爱的《背影》如此深入人心。可惜,背影始终是遥远而模糊的,这两年,媒体都在讨论为什么我们的男孩子越来越柔弱,这跟父爱整体“缺失”息息相关。
读中国历代古籍,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中国古代很多圣贤,都是很小就没了父亲,比如孟子两岁丧父,孔子三岁丧父,宋代的大文豪范仲淹也是三岁丧父,欧阳修则是四岁父亲离他而去,他们大都是由寡母带大的。曾经有一种说法,叫大儒常无父。所以父爱缺失对于中国人来说似乎早已司空见惯。
其实不光是在中国,在欧美国家也大抵如此。澳大利亚婚姻问题专家,情感类畅销书作家史蒂夫-比达尔夫认为:“年轻的男性正处于一种可怕的境地,他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父亲’来指导他们如何成长为一个成熟的男人。这些年轻人在没有任何成年指导、心智还没有成熟的时候就步入了成年男人的世界。很显然,他拥有了男人的躯体,就需要学会如何驾驭它——最好是向那些懂得如何驾驭的人学习。”如果把男孩进入成年期比喻成拿驾照,父亲则是最好的驾校教练。可是现在很多父亲忙得没时间当教练,他们的孩子只能无师自通,好的就可以自己上道,多数都是学艺不精,有的则会沦为“马路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