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传染性疾病影响到一个广大的地理区域,就称为大流行,中文惯称瘟疫,除可造成死亡,摧毁城市、政治、国家,瓦解文明,甚至可以歼灭族群、物种。若人类有幸得以控制疫情,则可能更加健全医疗质量、改革制度,进而提升人类福祉。
一种传染病通常首次流行时,由于医疗、公共卫生经验不足,死亡率将最为严重。但若是快速致死的疾病,宿主很可能在病原开始蔓延之前死亡,而毒力对宿主生理运作的改变,也将影响传播的结果,例如呼吸道感染可促使患者将病原咳至空气散布,霍乱则可藉由爆炸性的腹泻增加分布的面积。
传染病的预防应采取以切断主要传播环节为主导的综合措施。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必须具备3个环节,即传染源(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或动物)、传播途径(病原体传染他人的途径)及易感者(对该种传染病无免疫力者)。若能完全切断其中的一个环节,即可防止该种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各种传染病的薄弱环节各不相同,在预防中应充分利用。除主导环节外,对其他环节也应采取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预防各种传染病。
我国规定,责任报告单位对甲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乙类传染病中艾滋病、肺炭疽、脊髓灰质炎的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病人,城镇应于2小时内,农村应于6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对其他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伤寒副伤寒、痢疾、梅毒、淋病、乙型肝炎、白喉、疟疾的病原携带者,城镇应于6小时内、农村于12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对丙类传染病和其他传染病,在24小时内应进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