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兴趣圈(2)

SNS营销:网商成功之道 作者:张红雨


如图5-6所示,在新浪微博中姚晨的粉丝数已经接近460万,而在腾讯微博中,姚明更是以800万的粉丝数号称全球第一微博。但是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在诸如姚晨的微博中,尽管她关注了为数不少的700多名粉丝,但是大多数粉丝的日常发布仍然会被错过。因此,这种交互方式很难达到社交网站所需要的那种深度。

然而对于企业来说,交互从来也都不是充分的,而这正是社交圈之所以存在的原因和价值。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它们更关注的是这些人是否真正对它的企业及产品感兴趣,而对于每一个客户的深度交流,只能作为一个愿景却未必能实现。而社会化网络中的自优化功能会帮助企业找寻到最忠实的客户,也就是长期留存下来的稳定网络。

在新浪微博上,姚晨的关注者与李开复的关注者很大程度上是两个不同的群体,而对于普通网民来说,即便他们在这两个领域里有爱好的交集,但是在针对某一个人的信息的时候,他们必定会有内心固定的需求。比如关注姚晨微博的网民更多的是娱乐、猎奇的心态,而关注李开复微博的则更多的是想了解一些行业内的知识。同理,一个对电影、电视没有丝毫兴致的人很难培养起来他对于优酷网站的兴趣,而习惯于在高级商场、名品店购物的人士,可能对淘宝上某类廉价物品的兴趣也不会太高。

因此,对于这种兴趣圈网络,必然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在开始阶段,大家由于网络匮乏,很可能大量关注一些并不确定是否对自己有用的名人或者网友,但是一段时间后发现,很多人的信息对自己没有丝毫价值,而信息的泛滥则已经影响到正常的阅读。那么这个时候,网民基本上不会考虑你是不是名人,或者是什么企业,他们只会保留自己感兴趣的、有价值的内容,而其余的就会被取消关注,从而淘汰。

这种自优化过程在社会化网络里时刻进行着,新浪微博的粉丝如此,QQ邮箱的资讯订阅如此,Google Reader的采集如此,当然,一些聚合网站的实时同步同样如此。当一些泛滥的信息影响到正常的信息交互,却不能带给用户任何价值的时候,他们就会一次次地对这些订阅、采集、收藏的内容进行筛选,从而去粗取精,最终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网络。

毫无疑问,这个最终形成的稳定网络是网民最感兴趣、也是对他们最有价值的选择集合。针对一个企业来说,经过这种优化之后,依然对企业或者产品保持持续关注的人,大多应该是产品、企业的忠实用户,至少也是对这些资讯充满浓厚兴趣的潜在客户。相对于社交网站来说,这个稳定网站的营销价值相对更高。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