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走进中国纺织厂(4)

一件T恤的全球经济之旅 作者:(美)皮翠拉·瑞沃莉


20世纪60年代,当纳尔逊的儿子们拿着干草叉坐在棉花拖车上时,中国的红卫兵正在疯狂地进行着“文化大革命”,威胁着纺纱和纺织厂的管理者,逼迫资本家承认他们的罪行,有些资本家被关进监狱。最终,20世纪70年代末,在纳尔逊的打包机将他的孩子们从农场里解放出来时,中国也向世界敞开了大门。30年后,上海的爷爷奶奶辈的人又尝到了巧克力和咖啡的味道,而父母辈的人则是第一次尝到它们。耀眼的霓虹灯又回到了南京路,大世界游乐场变成了普通人都能去的商场,中国开始将T恤卖给美国人。

经历所有的革命(民族主义、共产主义、“文化大革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改革),棉锭在这些动荡的年代里在一根永远不会断裂的线上咔嚓作响。

相比而言,拉伯克却没起什么波澜。

当我在华盛顿首次见到帕特里克·许时,他告诉我:“到中国来,我带你看看你想看的东西。”2000年春,也就是离开拉伯克几个月后,我接受了帕特里克的邀请。在随后的8年里,我多次造访中国。像所有常到中国的人一样,这个国家留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翻天覆地的变化:既有令人鼓舞的变化,也有令人不安的变化,但最重要的是变化正在加速。每次我回到拉伯克,它都和我上次离开时没什么两样。这和我到中国时的情况不一样。

上海第三十六棉纺针织服装厂

上海第三十六棉纺针织服装厂位于上海市的东郊,从上海市市中心驱车一个小时可到达那里。驱车到达雷恩施农场是一个穿越旷野的旅程,而来到该棉纺针织服装厂则要经过小巷和摩天大楼、棚屋和厂房、面包房和茶叶铺等。中国的华东地区是个巨大的工厂云集地,有些工厂是新建的,窗明几净,它们生产橡胶管接头、引擎零件、鞋、伞、自行车、玩具和袜子之类的东西。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