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世界首富的政治家庭(5)

巴菲特那些事儿 作者:刘建位


这样特别孤独又特别固执的人,同事不待见,领导也不待见,根本没有升迁的机会,甚至没有融入群体的机会。到最后,连老婆孩子也受连累,无法融入周围的圈子。

利拉特别在意别人的看法,特别希望能够融入周围的社交圈子,所以埋怨霍华德:你这个偏执狂,就不能变通一点、活络一点?你看看和你一起入选国会的其他人,爬得多快?

多丽丝在学校里也受到同学的嘲笑:为什么你爸爸总输,干脆别叫他爸爸,叫叔叔(输输)吧。

可是,固执加偏执的霍华德,什么也听不进,只当耳旁风,依然故我。

发展到极端,霍华德不顾给他投票的工人选民的利益,投票通过工人们最反对的议案。

1947年,共和党控制的国会通过了《塔夫脱–哈特莱法案》,限制工会权利,增加不希望加入工会的雇员的权利,禁止工会之间串联罢工,允许总统在断定罢工危及国民健康或国家安全的条件下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命令罢工者在80天的“冷却期”内返回工作岗位。矿工联合会主席刘易斯称该法案为“奴隶劳工法”。尽管该法案被杜鲁门总统否决,但仍被霍华德和其他330名国会众议员以占投票总数2/3的多数票强行通过。

霍华德的家乡奥马哈号称工会之城,是这一法案最大的受害城市。霍华德并不仅仅考虑他家乡选民的得益,而是坚持自己的原则投票,虽千万名工人选择反对,他照样投赞成票。

票是投了,后果却很严重。

1947年夏天,巴菲特一家人回到故乡奥马哈。有一天,巴菲特和老爸一起去看棒球比赛。

比赛中途的空当时间,主持人介绍到场的贵宾。当主持人介绍说:今天前来观看比赛的还有我们州的国会众议员霍华德先生。霍华德起身,向观众招手示意。

全场一片嘘声,甚至还有个别谩骂声:工友们,这就是那个投票支持《塔夫脱–哈特莱法案》的浑蛋。

霍华德平静地站在那里,继续挥手致意,一句话也不说,一点过激的反应也没有,一点生气的表情也没有。

他能够心平气和,但他17岁的儿子却很难接受。尽管刚过青春期的巴菲特也很反叛,也很希望自己特立独行,但特立独行到周围所有人都反对你、排斥你,他就不愿意了。

过了40年,巴菲特仍能清楚地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他对这种事处之泰然,并不期望整个世界会在一夜之间突然变化。”

巴菲特亲眼看到父亲与周围同僚和社会环境的关系处得如此惨不忍睹,既佩服父亲坚持原则和正义的正直、勇敢、特立独行,又反思如何能融入社会、融入人群,做到如鱼得水、顺水推舟、顺势而为。

看看巴菲特2010年9月底来中国只待了三天,却受到如此热烈的欢迎,我们会发现现在的巴菲特多么善于和媒体、股东、下属公司的管理层及员工打交道,他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和立场,却一点儿也不惹人讨厌,相信他从他的父亲那里吸取了很多经验和教训。

从很成功到很失败

1948年,霍华德开始为第四次连任竞选。

尽管已经连任3届,声望很高,名气很大,选民很熟悉,但霍华德还是不敢大意。

他清楚地知道,由于支持通过《塔夫脱–哈特莱法案》,自己在工会之城奥马哈受到很多工人选民的反对。

为了稳妥取胜,霍华德第一次启用竞选经理人。他选用的是自己多年的好友、奥马哈大学人文与科学学院的院长威廉·汤姆森。汤姆森既是院长,又教授心理学,还负责管理学校运动课程。10多年来,桃李满天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连警察都认识他,绝对是奥马哈的名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