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年轻人一定要懂得的交往礼仪(4)

年轻人一定要懂得的社交礼仪 作者:冠诚


 

2.伸手的先后顺序

一般情况,握手时双方伸手的先后顺序分为以下几种:

(1)年长者与年幼者握手,应由年长者先伸手。

(2)长辈与晚辈握手,应由长辈先伸手。

(3)老师与学生握手,应由老师先伸手。

(4)女士与男士握手,应由女士先伸手。

(5)已婚者与未婚者握手,应由已婚者先伸手。

(6)社交场合的先至者与后来者握手,应由先至者先伸手。

(7)上级与下级握手,应由上级先伸手。

(8)职位、身份高者与职位、身份低者握手,应由职位、身份高者先伸手。

在一些特殊场合,握手时的伸手顺序应注意以下原则。

个人需要与多人握手,应由尊而卑,即先年长者后年幼者,先长辈而晚辈,先老师后学生,先女士后男士,先已婚者后未婚者,先上级后下级,先职位、身份高者后职位、身份低者。

在公务场合,握手时伸手的先后次序主要取决于职位和身份。而在社交与休闲场合,则主要取决于年纪、性别和婚否。在接待来访者时,应由主人先伸出手来与客人相握。而在客人告辞时,则应由客人首先伸出手来与主人相握。前者是表示“欢迎”,后者则表示“再见”。

3.正确的握手礼仪

在介绍结束后,互致问候的同时,双方各自伸出右手,彼此之间保持一步左右的距离,手掌略向前下方伸直,拇指与手掌分开,其余四指自然并拢,握手时两人伸出的掌心都不约而同地向着左方,然后用手掌和五指与对方相握。伸手的动作要稳重、大方,态度要亲切、自然。右手与人相握时,左手应当空着,并贴着大腿外侧自然下垂,以示用心专一。除老、弱、残疾者外,一般要站着握手,不能坐着握手。

握手时间的长短可因人、因地、因情而异。时间太长使人不安,太短则表达不出热烈情绪。初次见面时握手时间以1~3秒钟为宜。在多人相聚的场合,不宜只与某一人长时间握手,以免引起他人误会。

握手力量要适度。握手要坚定、有力,紧握对方的手。过重的“虎钳式”握手显得粗鲁无礼;过轻的抓指尖握手叉显得妄自尊大或敷衍了事。但男性与女性握手时,男方只需轻轻握一下女方的四指即可。

为了表示尊敬,握手时上身略微前倾,头略低一些,面带笑容,注视对方的眼睛,边握手边开口致意,如说“您好”“见到您很高兴”“辛苦啦”等。握手时可以上下微摇以示热情,但不宜左右晃动或僵硬不动。与尊敬的长者握手可用双握式,即右手紧握对方右手时,再用左手加握对方的手背和前臂。

当自己的手不干净时,应亮出手掌向对方示意声明,并表示歉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