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伦·菲尔堡教授是研究收入对幸福/满意度的影响的权威。菲尔堡博士发现,收入与生活的总体满意度之间存在着明显关联。他还发现,“相对收入”比起“绝对收入”,能够更好地预测人们的幸福感。
更加富有的人往往感到更加幸福。不过实验表明,最重要的并不是收入本身,而是相对于同伴的收入……美国人将他们自己与那些和他们年龄相仿的美国人进行比较,结果导致享受适应征的出现,因为美国人的收入在成年人的一生中不断增长……但总体幸福感却不会一直不断地提高。在富裕的国家中收入持续增长,可能推动了消费,而尽管个人的消费水平越来越高,幸福感却保持在恒定的水平。
如果你比大多数朋友、邻居与同事的收入更高,你猜会怎样?那么,你可能比那些收入相对比你低的人,更感觉幸福一些。
你可能将自己与之对比的那群人,是哈佛大学经济学家艾佐·卢特莫称为“类似于别人”的人……如果你比较收入相当的两个人,其中一个居住在更富裕地区,另一个居住在较贫穷地区,那么,前者的幸福感不如后者。
如果你只研究那些居住在卢特莫教授所谓“更富裕地区”的人,结果会怎样?你会发现,“富裕山庄”的有些居民对生活十分满意,有些则不然。
是什么因素造成了这种差异?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研究了两组婴儿潮时代出生的高收入者,即像罗伯那样的人和像亨利那样的人,我把他们称为“罗伯一族”和“亨利一族”。所有人都出生于1946~1964年,年实际家庭收入达到或超过10万美元。认为自己生活满意度最高的那些人,与认为自己不满意的那些人形成了鲜明对比。“亨利一族”属于对生活最满意的人,而与之完全相对的则是“罗伯一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