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序言 学习不再有压力(1)

超级快速阅读 作者:(德)克里斯蒂安·格吕宁


在格吕宁学院的培训班里,开课时大多数新学员都会迫不及待地提出这样的问题:难道非得天资过人,才能学得快、学得好吗?我这个年纪开始应用新的学习方法,还来得及吗?在带领各位读者进入本书的训练旅程之前,我先给大家吃一颗定心丸:学习的成效并非只取决于与生俱来的禀赋或智商,年龄长幼和起点高低也完全不是问题!尽管每个人天生的学习能力和智商水平都有所不同,成长和受教育的过程中大脑获得的训练和开发的程度也因人而异,但只要有心,任何人在任何年龄都可以使阅读能力获得惊人的进步。反倒是当一个人骄傲自满、不思进取的时候,哪怕他是百年不遇的旷世奇才,也总有一天会被凭借自己努力的普通人超过。事不宜迟,我们不妨现在就开始这段神奇的旅程吧!

俗话说得好:活到老,学到老。人生本来就是一个不断尝试、不断学习的过程。从小学、中学大大小小的测验,到大学的毕业答辩,再到各种各样的在职培训和进修,在现代社会,每个人都必须做好准备,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本书的目的就是要帮助大家掌握学习过程中最为关键的阅读技巧,让每个读者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都能读得更快,学得更好,懂得更多。通过我在本书提及的各种练习,你将学会如何利用大脑天生的运作原理,用最自然的方式处理最为复杂、深奥的信息,然后将其融入到自己已有的知识架构之中,把新旧知识系统地整合在一起。要知道,只有按照这种方式建构起来的知识架构,才能保证长期记忆,才能让我们在关键时刻不费吹灰之力就能下意识地调出自己所需的重点信息。当然,不管我们学习的是哪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科学的时间管理策略都是必不可少的。它能够帮助我们在面对日常琐事的时候保持头脑清醒,理清公务和私人大小事务的轻重缓急,集中有限的精力和时间处理最重要、最紧迫的事情。这会逐渐形成良性循环,之后你会惊喜地发现自己变得更积极了,情绪也更加稳定了,工作和学习的动力也越来越大了,来自生活方方面面的压力却越来越小了。反观一下自己现在的生活,这一切听上去还真有点不可思议,对吧?我请大家期待最后的惊喜!当你跟着本书的进度完成了所有训练以后,你就会体验到这种完美的状态绝非遥不可及。

首先,我向大家保证,本书绝对不会出现枯燥无味且毫无实用价值的长篇论述。我会尝试用最简明易懂的方式和最简洁的语言向大家传授所有高效的学习秘诀,并且在合适的环节里插入一些浅显的学术内容,好向大家解释清楚每种方法背后的科学原理。为了不让读者和学员在提高学习能力的道路上走弯路,我尽量把每一分力都使在刀刃上。首先,我进行了多年的理论研究,四处搜寻并提炼出了高效学习领域所有权威著作中的精华;然后,我在自己的亲身实践及教学过程中逐一验证了各套方法的实效性。大家现在捧在手中的这本书,就是理论与实践的宝贵结晶。

严格来说,我学的是法律专业。之所以涉足学习方法这一领域,主要是出于自己学业方面的考虑。回想当年,我在大学里除了修法律专业外,还兼修其他专业,学业以外还要费心经营自己创办的公司,以及在欧洲各国开办关于网页设计和网络编程的培训课程。这样一来,临近毕业时准备德国司法考试的时间自然就少之又少了。在德国,法律系学生一般都得花上一两年的时间来准备这一毕业大考。一门心思读书复习,经常每天从早到晚埋在书堆里,每周只休息一天。可尽管如此,每年的淘汰率仍然居高不下,至少有半数以上的学生无法顺利通过考试。这种形势对我来说,显然堪忧。既然在时间上无法取得优势,我就只能在学习效率方面下工夫,寻找出路。现在看来,当初的这番苦功还是值得的。尽管我准备司法考试的时间并不长,但最终的结果却出乎意料地好,我的总成绩居然在全德考生里名列前五。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