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学习流程的四个阶段

超级快速阅读 作者:(德)克里斯蒂安·格吕宁


我曾经有一段时间对大型企业的信息管理非常感兴趣,阅读了有关这一领域不少的理论著作。当时,我突发奇想,试着将其中的经典步骤援引到学习过程当中,于是便创作出了图I–1这幅学习流程示意图。

从这幅简单明了的流程图中,我们可以大致看出获取信息的过程主要包括4个阶段和4个要素。在第一阶段里,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从书本中读取所需的文字信息。而在这个与文字打交道的过程中,大脑读入信息的效率则主要取决于我们阅读文本的整体效率。所以,掌握各种各样的阅读技巧就是这一阶段的重点。在阅读技巧中,“快速阅读”的概念已经相当普及,凡是对这方面感兴趣的读者,肯定已经或多或少了解过一些相关的训练方法。但在我看来,这个概念已经无法确切体现读入信息的重点了。因为过去几十年来在对阅读技巧的研究中,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早已达成共识,一味强调速度不仅无法全面提高阅读能力,而且在某些特定情况下还会对阅读效果产生负面影响。从本质上来说,阅读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新的知识,而学习新知识的基础则始终在于理解、吸收并且长期记忆所读内容。换言之,只有在读懂了每一个字的基础上提高阅读速度,才是真正地完成了阅读任务,提高了阅读能力。一直以来,人们都误认为这种通篇阅读的做法是在浪费时间,但实际上,只要我们掌握了科学的阅读方法,逐字逐句仔细阅读不仅可以节省时间,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学到更多知识。包括神经学在内的各领域的研究都已证明,每个阅读能力处于平均水平线以上的人都有可能在不影响理解和记忆的基础上将自己的阅读速度提高3倍以上。因此,我在本书里刻意避开 “速读”这种说法,提出了“视觉阅读”的概念。在正文的第一部分,我会向大家详细解释这种阅读方法的意义所在,并且利用各种有趣的练习让大家在不知不觉中掌握其中的诀窍。

将文字信息读入大脑之后,接下来就是第二阶段的任务—处理信息。人脑是一台异常复杂的运算机器,必须按照一定的程序来存储信息。而且人脑对同一条信息处理得越充分,学习效果就越好。因此,第二阶段的训练任务就是学会利用大脑与生俱来的运作机制,帮助我们实现高效阅读的目的。在这个阶段,我要向大家介绍另一个全新的概念—视觉卡片。其实,大家刚才看到的那张学习流程图就是一张完整的视觉卡片。主题位于卡片的正中,其他的相关信息以此为起点向四周发散,顺时针依次排开。这既是制作视觉卡片的基本原则,也是阅读时的最佳顺序。我们之所以要在阅读的同时特意拿出额外的时间和精力来制作这种卡片,就是因为这种布局恰恰符合人脑处理信息的自然运作方式,可以十分有效地帮助我们在阅读的同时深度处理信息,为接下来的两个阶段打好基础。说到这里,相信你也有点动心,想要亲自动手制作自己的第一张视觉卡片了吧。不要着急,讲解完整个流程的基本内容以后,我就会在后面的章节详细讲解更多关于视觉卡片的内容,并且给大家布置相应的练习内容。

图表处理信息的方式效率极高,历史也非常悠久。毫不夸张地说,早在人类文明起源之初,我们的祖先就已经着手探寻人类思维的运作原理了,试图依此设计出更高效的学习技巧、工作技巧。早在史前的岩画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从一个中心图形出发、发散式构图的壁画,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曾提出过利用关键词增强记忆的方法。我在本书里提倡的视觉卡片正是基于这个原理设计出来的。时至近代,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了这样做笔记的优点,并且按照自己的理解为其冠以各种不同的名称,其中流传最广的就是英国著名心理学家东尼·博赞(Tony Buzan)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思维导图”(Mind Mapping)了。他在当时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这种表现形式,直到今天仍有非常大的影响。在本书里,我之所以避开这一传统概念,转用“视觉卡片”这种新的提法,则主要是为了配合“视觉阅读”的理念,大家大可以把视觉卡片理解成思维导图的同义词。

接下来就是学习流程的第三阶段。在这一阶段,主要是存储信息。一说到储存和记忆,很多人就会愁眉苦脸,以为这种工作就是单纯的死记硬背,但事实却恰恰相反!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和技巧,存储信息的过程不但一点儿都不累人,反而是整个流程中最有趣、最简单的一个阶段。

完成了前三个阶段以后,那些新知识就牢牢地记在我们的大脑里了。到了关键时刻,我们只需调出大脑中已有的信息即可。这个最后的阶段看似简单,却是每个人刻苦学习的根本目的所在。在前面的阶段,我们已经简要地提过学习所需的各种能力。但最为基础也最为关键的一种能力就是时间管理的能力。要知道,不懂得如何掌控时间的人,就无法真正掌控自己的学习。如果没有切实的目标、合理的计划和明确的重点,再多的努力也只是蛮干,不仅辛苦了自己,还在无形中浪费了大把的时间和精力。从这个角度来看,时间管理的最大意义并非让我们在同样的时间里学会更多的内容,而是帮助我们提高学习效率,从而在改善学习效果的同时有更多休闲时间,并且心安理得地享受这些休闲时间。

每个学生都肯定有过类似的经历。大考临头,可偏偏就是没有动力学习,强迫自己坐在书桌前面却一会儿动动这个,一会儿摸摸那个,始终异常难熬,既没有完成复习任务,也没有放松。因此,适当的自我激励也是学习过程中不容忽视的因素之一。有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我们就自然不会让越来越多的任务一拖再拖了。想象一下,一有任务就马上开工,尽快收工,这难道不是学习最理想的状态吗?此外,学习的成效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是否能够在关键的时候集中注意力。如果忽视了这一点,我们就会经常傻兮兮地发现自己又在开小差、做白日梦了,然后不得不伸个懒腰,晃晃脑袋,揉揉眼睛,回过头去把刚才读过的内容重新读一遍。最后,我还想强调一下压力管理的重要性。人在遇到难度太大的学习内容时,必然会感到压力,而压力则难免会阻碍大脑思考,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因此,要想打破这个怪圈,让自己重新进入吸收新信息、积极思考的状态,我们就得额外掌握一些快速减压的技巧,以备不时之需。

在书中,你将一一学到上述技巧,从而提高学习能力。但在正式开始训练之前,我还是建议大家先按捺一下自己的好奇心,跟着我来了解一下学习流程各个阶段之间的逻辑关系,梳理出清晰的脉络,为今后的训练打好基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