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的第一阶段,我们的任务就是读取书本上的文字信息。这听上去十分简单,实际却不然。我们身处一个高度现代化的社会,信息爆炸,资讯泛滥。可是,现代人却仍在沿用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传统阅读方法,丝毫没有意识到我们亟须另辟蹊径,适应时代的发展趋势。
在这个社会,或许我们最常听到的三个字就是“没时间”了。可是,就算你的面前已经堆满了要看的书,我也仍然建议你挤出一点时间来阅读这一章。你会发现,其中关于高效阅读的内容能够让你的阅读速度提高2~3倍,而且还能让你对文章理解得更加透彻。这样一算,阅读这点内容的时间不就赚回来了吗?
正如我在序言中反复强调的,阅读速度绝非衡量一个人阅读能力的唯一指标,理解和记忆才是至关重要的。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每天不停地读书,最后脑子里却仍然空空如也,那速度再快不也只是徒劳吗?因此,我始终都反对使用“速读”这一概念,它会误导读者,把大家引导到错误的方向上去。
在这一章里,大家将学到一个非常重要的技巧,那就是在阅读的同时提取文章的脉络,从而简化此后存储信息的步骤。这项任务不仅不会影响原有的阅读速度,反而能让大家在不知不觉中读得更快。当然,你还必须从其他角度来全面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否则突然加快阅读速度是肯定会影响理解程度的。美国著名导演和演员伍迪·艾伦(Woody Allen)就曾经说过这么一句玩笑话:“告诉你,我只花了半个小时就看完整本《战争与和平》了。”朋友吃了一惊,问道:“哦?那你觉得这书怎么样?”这位电影怪才面不改色心不跳地回答:“不就是讲了点儿俄国的事儿吗!”
过不了多久,你就能随心所欲地调整自己的阅读速度,轻轻松松达到现有速度的2~3倍了,而且还能比原来逐字逐句死啃书本时理解得更透彻,记忆得更牢固。这听起来或许难以置信。阅读速度和理解程度难道不是始终成反比的吗?其实,这种观点完全是错误的。在下文的练习里,你会体验到,根据语义单元读取信息时理解程度自然会出现惊人的提升。此外,你还会学到,怎样在读入信息的同时在脑海里梳理出清晰的逻辑脉络。你不再需要额外花时间把“视觉卡片”画在纸上,因此就能在节省时间之余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这一系列技巧的结合点就是文章内在的逻辑结构,其表现形式就是视觉卡片,因此我把本书中介绍的阅读方式统称为“视觉阅读”。
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掌握这种特别的阅读方法需要哪些准备工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