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研发活动有哪些(1)

中国的逻辑 作者:(日)加藤嘉一


无论在哪儿发生,研发—尤其是商业研发,可以通过将其归类到几种相对分明的活动类型里来进行理解,学者和技术专家们已经想出了一系列的分类名词,但我们主要将研发活动分成三类:对新的基础科技的研究;对新产品平台的研发;对已有产品进行研发,以适应不同消费者或国家的特定需求。

一提到研发,绝大多数人都会联想到上述第一类,即发明新技术,同时这也是人们在讨论中国是否进入研发领域时多半所指的研发类型。这类研发的例子包括早前我们讨论过的IBM正在研发的非易失性内存,此外还比如医药行业新药或分子合成新技术的发明。中国在能源方面也有类似的例子,清华大学在高温气体冷却(球形)核反应堆领域拥有世界领先的技术,这项全新的核能技术不但可以防止失控连锁反应(核反应堆核心的熔毁)的发生,而且运用成本低、规模小,近期已经走出实验室,随着位于山东省的一个商业性示范项目的建成,正式进入了商用领域。不论在哪里进行,这类创新—更加侧重研发中的“研究”而非“开发”,或许是最接近大多数人对于“发明”的理解的。

第二类研发跟发明新的基础科技并无太大联系,而是在已有技术的基础上,设计出新的产品种类,因此,这类研发的目的不是发明全新的科技,而是运用现有的技术—尽管其中有许多都还只是停留在初级阶段,来研制新产品。从许多方面来说,第二类研发与第一类研发具有同样的创新性和挑战性。第四章我们所讨论的上网本就是这类研发的例子之一,此外还有苹果公司的iPhone手机。上网本的内部组成基本上都是大家所熟悉的零部件,但是这个新产品却将这些零部件以一种创新和令人兴奋的方式组合在一起,从而在一开始就吸引了许多消费者。苹果公司的iPhone手机其实并不复杂,虽然内部组成无疑都是先进的,但是真正与其他智能手机区别开来的却是它的用户界面,让人感觉到在这么一个不大的掌上设备中,声音、数据、多媒体以及其他交流功能都被浑然整合到了一起,因此,iPhone手机出色地将自身与其他竞争者如Palm、黑莓等区分开来。最优秀的案例能做的不仅仅是满足顾客已有的需求,更是让他们享受到以前从未想到(或从未觉得有这个必要)的功能,最后还要让他们觉得要是离开这些功能,生活将会变得多么无法忍受。

与这种新产品开发平台不同,第三类研发通常重“开发”而轻“研究”,主要是对现有产品进行修改以适应不同市场和消费者的需要。以通信业为例,不同的国家往往实行不同的网络标准,因此销售商在向国外出售网络设备或解决方案(比如Wi-Fi、WiMax、无线宽带、3G、IPTV)之前往往会根据不同国家的标准对产品进行调整。再比如智能手机或标准手机等商品,就需要根据不同国家和文化在用户界面内置不同的预设语言及使用偏好,就比如在中国销售的手机就需要内置汉字输入系统,这本身就包含了对新的软件、键盘、手写屏或手写板的开发,那些原来只针对某种语言设计的语

音识别设备,若要出口到其他国家,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来自语言上的挑战。在制药领域,不同国家的合格标准也会有差异,一种进口药物至少要通过一系列的本土试验才能投放该国市场。在公共交通领域,客户主要是各个城市的交通部门,不同城市常常会有特殊而又具体的设计要求,这就需要供货商对自身的产品平台作出调整,一个城市地铁系统的自动检票机以及车票回收系统在运用到另一个城市之前,就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精心调整和重新设计。很多情况下,这种调整不仅仅在具体的物理层面上,还包含了大量操作软件的再设计。关键是,在许多不同的产业中,对本土化需求的满足即便是对于那些最成熟的产品和产品平台来说,往往也是工程浩大,充满挑战。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