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在缺乏安全感时,往往比女人还多变。今天还热情似火,明天就冷若冰霜。此刻还热情地叫着“宝贝”,下一刻却连她的电话都不接。何故?他的不安全感萌发了。男人对女人的最重要安全感,是他感觉他能“罩住”他,或者说,她还没强势到挑战他的大男子主义。如果他觉得女人太凶,气势上压倒他,他就会不安全。他宁愿冷落她,直到她主动求饶认错为止。不经过这个确认阶段,男女很难进入热恋。上床只是初步的“圈地运动”,远不是认可,只有当男人感觉安全,他才会正式将他的女朋友介绍给要好的朋友。
绝大多数男人都会经历一个“很安全”到“不安全”的过程,或因为压力(尤其是来自丈母娘的),或因为挫折。挫折使人成长,这句话其实省略了两个中间过程,完整的说法应该是——挫折使人不安全,不安全使人觉悟,觉悟使人成长。男人成熟的早晚,通常与他少年和青年时期的不安全感相关。挫折越早,成熟越早,理解和关爱女性的可能性越大。可惜很多父母(尤其要是独生子女父母)不懂这个道理,舍不得给孩子挫折的机会。因为他总觉得这个世界很安全,没有危险,没有意外,没有万一,没有伤害。久而久之,男孩被养成了女孩,温室里长大的男孩,就永远只是希望被女人呵护的Boy,而不是主动呵护女人的Man。
什么样的男人最缺乏安全感?
男人如果极度缺乏安全感,就会走到另一个极端,对社会的严重偏见,只见人性之恶,不信人性之善。
什么样的男人最缺乏安全感?以下几种:
家庭贫寒受人岐视;
童年时父母离异或感情不和;
收入太低或经济压力太大;
身体不好或生过大病;
遭受过重大事业挫折(比如金融危机被裁后长期找不到工作);
情感严重受伤(被女人甩掉,或绿帽加身);
娶了一个极度安全或极度不安全的老婆。
前面几条好理解,说的都是人生困境,“棍棒底下出孝子”,“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形象地说明了不安全感使人成长。据说多子女家庭往往“老二”最有出息。何故?老大是长子(女),父母初为父母,格外看重;老小是满仔(女),格外疼外。只有“老二”两头不靠,在家里极不受待见。然而,事实证明,越是小时候不受父母待见的孩子,长大后越孝顺懂事,报答父母和社会的意识越强。不知道“孔子”成为“孔圣人”,提倡儒家的“三纲五常”,跟他在家里排行“老二”有没有关系,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成年后的孔子绝对是一个极度缺乏安全感的男人,他一生颠沛流离,周游列国达14年,居无定所,食无定点,有时候被人追杀,有时候挨饿,吃了上顿没下顿,可谓历尽磨难,以至于被后人调笑为“丧家犬”。然而,若不是这段十几年“丧家犬”的经历,孔子又何以能悟透人生、悟透世界,成为一代“圣人”?
当然,凡事有个度,过犹不及。男人如果极度缺乏安全感,就会走到另一个极端,对社会的严重偏见,只见人性之恶,不信人性之善。他认为整个社会黑黢黢一团,没有真爱,没有温情,只有权钱交易,只有人民币可以信任。这种男人,没受过教育的,会为了金钱铤而走险,偷盗抢劫,杀人防火,吃喝嫖赌,五毒俱全;受过教育的,则要么热衷权钱交益,要么在单位拼命往上爬,要么自己下海创业。总之,他的人生信条是——钱是万能的,有了钱就有了一切。为达目的,他会不惜一切手段。他严重轻视家庭生活,藐视女人,性子超急,脾气暴躁,大男子主义和暴力倾向极为严重。这种人通常越有钱,就越没安全感,只有利益之交,没有真朋友。轻者,锒铛入越,重者,被人打击报复丢了小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