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03 灵山一会,俨然未散(1)

愿力的奇迹 作者:马明博


说到灵山,先要把话题扯到古印度。

灵山,是灵鹫山的简称,佛经中称之为耆阇崛山,位于古印度摩揭陀国。二十世纪,英国考古学家康林罕据《大唐西域记》、《法显传》等典籍的记载推定,灵山位于今印度比哈尔邦的拉杰吉尔一带。

佛教史大名鼎鼎的灵山,其实很不起眼,只是一座高不过数百米的黑色山峰,岩石裸露,无繁密树林,只点缀着一些低矮的杂树。因山顶有巨石矗立,形似鹫首,故得名。

相传,释迦佛游化于印度各国,经常出入于摩揭陀国。在国都王舍城外的灵山,释迦佛居留了近五十年。《大般若经》、《法华经》、《无量义经》、《佛说法华三昧经》、《心经》等重要的大乘经典,都是释迦佛在此宣说的;禅门“拈花微笑”的公案,也源流于此。

灵山路旁,有很多石窟,是当年追随释迦佛的僧众居住修行的所在。释迦佛逝世后,他的弟子们在此举行了第一次佛典结集。

中国古代高僧法显、玄奘、义净都先后来此参拜,并做详细记录。这些记录,为今日佛教史的考证提供了重要资料。

科学家曾提出,如果人类能够发明超光速的飞行物,那么几千年前发生的事,均能够重现。但这仅仅是纸上的理论,目前,科学于此只能望洋兴叹。

隋代高僧智者大师,一日诵《法华经》至“药王菩萨品”,忽然进入禅定之境。昔时释迦佛灵山说法的情景,一一在他眼前显现 如同今天我们看电影、电视一样。出定后,他感慨道:“灵山一会,俨然未散。”

遥远的灵山,不只呈现在智者大师眼前,更呈现在他心里。

如佛教诗偈所说:“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尔心头。人人有座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

佛在心中,即心即佛;离心觅佛,非心非佛。因此释迦佛说:“如人见性,则如见佛。”

如果能彻见自己的佛性,不再执著于所见的一切事相时,即如置身释迦佛说法的灵山会中。如果能够悟到这一点,自然会明白“灵山非遥,西天咫尺”,更不须远赴西天,跑到印度去寻访灵山。

灵山就在每个人心头。如果能够悟到这一点,人间哪一座山不是灵山?眼前的九华,何尝不是释迦佛说法的圣境?

僧传载“生公说法、顽石点头”的公案。

高僧竺道生因倡导“众生皆得成佛”,为时流排挤,只好隐入虎丘,每日对顽石讲经说法。有一日,樵夫路过时,见竺道生问群石:“众生皆有佛性,我所说,契于佛心否?”群石听了,一致点头。樵夫目瞪口呆。

一块块冷冰冰的石头都有佛性,更何况有血有肉的人?

灵山九华,藏有神奇!

从百岁宫的索道走出来,有一新建平台。站在这里,望对面的山峰,赫然入目一尊天然仰天大佛。慈祥仰卧的大佛,位于花台景区,头枕天台群峰,以大、小花台为佛身,面对蓝天,“鼻梁”高耸,“喉节”突出,“睫毛”清晰可见。这一景观发现于1999年,当时曾引起不小的轰动。

无独有偶。在九华小花台景区通往下闵园的石板道旁、宝塔峰西,有一尊天然石佛,脸部轮廓分明。此石又名地藏石。这天然的地藏菩萨,任身外世间风起云涌,他深入禅境,如如不动。在去天台途中的观音峰上院寺后平台俯视,可见一飞来观音峰。“石观音”面庞圆润,身躯微挺,衣带飘飘,面向东北,凌风而行。

其他,十王峰西的“木鱼石”、钵盂峰的“石佛”、中莲花峰的“罗汉晒肚皮”、南蜡烛峰的“猴子拜观音”等天然景观,都惟妙惟肖,耐人寻味。

参禅多年的苏轼,在庐山东林寺借住时,看着眼前的山水忽有感悟:“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潺潺的溪流声,如同佛陀以广长舌宣扬妙智的柔软音声;青郁的山岚,仿佛佛陀清净的法身。一切事相,都是我们进入佛境的门扉,无论声音还是风景,一一如释迦佛宣说的八万四千法门,如果你不能用心体会,我又如何能说得清楚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