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国文史精品年度佳作2011(3)

中国文史精品年度佳作2011 作者:耿立


胡耀邦在敏感时刻间接出手支持

1977年12月3日,中央党校哲学研究室教员李公天去找哲学研究室副主任韩树英,告诉他从朋友处听来的曹轶欧去世的消息,并提议贴小字报揭发康生。

韩树英说:“应该揭发,但这不是个小事情,我们要去请示一下耀邦同志,况且在他的上边还有汪东兴和华国锋。”李公天找到胡耀邦的秘书梁金泉,对他谈了揭露康生的想法。梁表示要向耀邦同志汇报。

据曾担任胡耀邦秘书的陈维仁说,对于康生这个人,耀邦非常厌恶。陈维仁记得,每当提起康生,耀邦从来不说其名字,而是用食指在鼻子下边一划说“那个人”(康生的上唇一直留着胡子)。12月3日是星期六,本来胡耀邦已决定不回城里了,但听了梁金泉汇报后,当即决定回城里的家中。他的目的是回城里打听消息。

12月5日星期一,胡耀邦一到办公室就对梁金泉说:“这个李公天,不好好念书,却去打探小道消息,曹轶欧根本就没有死!”

刚上班李公天就去找梁金泉打探消息,这时才知道自己得到的消息不准确。他问梁金泉:“那么小字报还可不可以贴呢?”梁金泉说:“你们自己看着办吧!”李公天又找韩树英,韩树英说:“为了慎重起见,你再去问问副教育长冯文彬,看他什么态度。”

12月8日早8点前,李公天就来到冯文彬家中说:“现在中央对康生没有表态,而且有人还要保他。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考虑到不给耀邦同志惹麻烦,打算不贴大字报,而贴小字报,不贴在室外,而贴在16楼室内走廊墙上。16楼是教务处所在的地方,学员常来常往,能看到小字报,这就能把康生问题端到全国去。不知这样做行不行?”

冯文彬说:“我要征求耀邦同志意见。”

中午一下班,李公天又来到冯文彬家中,冯文彬对他说:“耀邦同志讲了,贴康生的小字报这件事,我们既不提倡,也不反对。”李公天高兴地说:“这个态度就是对我们广大干部和群众的极大支持。我们决定贴出去了。中央如果怪罪下来,责任完全由我们来负。”

李公天又找了哲学教研室的韩树英、吴秉元、卢俊忠、吴义生、毛卫平,中午就把小字报写了出来。由于吴秉元表示自己要单独署名写一份,韩树英、李公天、卢俊忠、吴义生、毛卫平就五个人联合署名写了一份。当天下午,他们就把两份小字报都贴在了16楼的走廊里(哲学教研室就在16楼办公)。

小字报指出:所谓“康生路线”,实质上与林彪、“四人帮”的路线是同一路线。

当晚,有人向胡耀邦报告说16楼有人贴出了揭发康生的小字报,胡耀邦当即兴奋地披起大衣对梁金泉说:“走,看看去!”梁金泉劝阻说:“耀邦同志,你不知道这件事啊!”耀邦听了,先是一怔,接着便会意地笑着说:“对对,我不知道!”

12月9日,到16楼观看小字报的人特别多,有党校教员,也有学员,许多高级班学员也纷纷来看,多数人看完后沉默无语。直到晚上,还有人打着手电筒来看。这天,胡耀邦不顾秘书的劝阻也去看了小字报。看完后,他对秘书说:“你懂我的意思了吗?我们来看小字报,这就是一种支持。贴‘那个人’的小字报,我不提倡,也不反对。我们要把被‘四人帮’颠倒的一切是非通通颠倒过来,对谁有意见你们都可以提,不写大字报,可以写材料,小字报找个地方贴,校内外同志都可以看。”

有人贴出了揭批康生的小字报的消息在中央党校不胫而走,一连几天,不但观看的人络绎不绝,并且小字报越贴越多,墙上很快就贴不下了,大家就在走廊里面拉起铁丝,把小字报挂在铁丝上。一楼挂不下,就顺着楼梯向二楼挂,煞是壮观。

由于学员们纷纷前来观看,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全国各地。

这里有必要交代的是,李公天曾在团中央机关工作,是胡耀邦和冯文彬的老部下。他认为当时揭批康生问题难度最大的是胡耀邦的上面还有华国锋和汪东兴,另一个让人顾虑的是汪东兴曾在社会部工作,是康生的老部下。正是有这些因素,为了稳妥起见,才使得他与韩树英采取了上述措施。

如果说中央党校“整风会议”上的揭发,是引燃康生问题的“第一把火”,那么,中央党校公开揭批康生问题的小字报,则向康生打响了“第一枪”。这一批判,掀起了中央党校的揭批康生运动,并迅速扩及全党、全国,从而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揭露康生问题及以后中央对重大问题作出正确结论作了思想上舆论上的准备。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