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为了逃避去读书(1)

80后:生存现状及我们的三十而立 作者:周志煌


2.4.3为了逃避去读书

江毅,26岁,湖北武汉,某高校博士。

和江毅是大学同学,记忆中的他是个腼腆内向的男孩子,成绩优异,却有些小小的自负。他总是带着一副无框眼镜,清秀的脸庞上经常没有太多表情。他习惯性地将自己隐匿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很多时候谁都不知道他在想什么。这次邀请他接受采访,他犹豫了很久。见面后倒是出乎意料地开始侃侃而谈,却让我看到了他的无奈和敏感。

也许,这又是我们“80后”的通病。兴许我有更多的同学朋友们都和江毅的处境很类似,套用江毅的话来说,“80后”,其实真的蛮矛盾的。

江毅是武汉人,父母都是公务员。父母都是在高考恢复后才考上大学,从农村走出来的凤凰男凤凰女,他们格外信奉知识改变命运这个道理。小时候,父母除了上班,最多的时间就是考虑怎么培养江毅。受过良好教育的父母特别希望江毅出人头地。父母从小就会教育他好好学习,会和他说父母当年念书的不易。

很小的时候开始,江毅就在父母的陪同下学小提琴、学画画、学奥数、学书法,还要学写作文,他的周末几乎都在补习班中度过。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在紧凑而忙碌地学习着。父母不允许他考试成绩不理想,更不允许他有一丝的懈怠。每次回父母的农村老家,江毅都是父母向兄弟姐妹们炫耀的资本。看着阿姨家叔叔家的小孩撒着腿奔跑在乡间的小路上,从河里捉来几条小鱼,江毅别提有多羡慕,但是每次去乡下玩,父母还是要求他看书学习。小时候,江毅最讨厌的是跟着父母出席父母同事的聚会。那时候,这些优秀的家长们会各自比拼自己优秀的孩子,要面子的父母当然不甘落后。于是,江毅一路重点小学,重点高中,重点大学走到了现在。从小学五年级开始,鼻梁上就挂了一幅眼镜。

做着父母要求的优秀学生,大学毕业后,他以最优异的成绩被保了研。

顶着所谓的优秀生的光环进入了新一轮的学习,江毅觉得自己的生活没有任何变化。父母要求他每天都回家,还会轮流开车来接他。父母不来,也有父亲的司机来接。他就像朵被放在温室里只需要学习的花朵那样重复着每日的生活,每天除了念书就是念书,除了看书还是看书。偶尔对身边的女孩子观望一下,细心地母亲也会大惊小怪地提醒他先读好书再考虑其他事情。

“我最快乐的时间莫过于去佛罗里达大学做交换生那阵子。研二的时候我是作为优秀学生被提名前往佛罗里达大学做五个月的交换生,父母一边不放心他在外面不会照顾自己,一边又觉得这是一次非常光荣的机会,思虑再三后,我带着父母准备的大包行李飞到了美国。”

虽然是异国他乡,但是一下飞机,江毅就感受到了满世界的自由,这是他过去二十多年里从未体会过的快乐,这种感觉淋漓酣畅到了极点。

做交换生的日子里,江毅每天保持和父母通话,会告诉他们自己一点也不松懈地在学习。但是他却大胆地穿起来平日里不敢穿的破洞牛仔裤,皱巴巴的格子衬衫,他交了一些新朋友,其中不乏漂亮的女生。他用流利的英语和同学们交流,把24小时当48小时用,享受真正属于他的生活。

“我最快乐、最难忘的则是在国外的打工生活。我跟着朋友们去学校附近的一个咖啡馆打工,每天都勤勤恳恳非常快乐地做着服务生,学会了煮咖啡,学会了招呼客人,更体会到了独属于自己的那份满足和快乐。上班比读书开心多了。”

打工不到两个月,江毅就回了国,这份疯狂的快乐也只能成了他的回忆,以及不能被父母知道的秘密。

很快,江毅研究生快毕业了。作为优秀学生,他再一次被推荐保博,甚至有机会参加国外大学的考试。江毅一想起那段难忘的交换生经历就格外心潮澎湃,他打定了主意要出国读博。

回家后,江毅向父母隐瞒了学校决定对他保博的事情,而是向父母提出了出国读博,他以为爱面子的父母会觉得他能靠自己的能力考上国外的大学会是一件值得喜悦的事情。但是父母的反应却让他非常失望。父母异口同声地反对他出国求学,他们甚至苦口婆心地告诉江毅留在国内也有很好的发展。父母都是做政治工作的人,在他们的口水攻势下,江毅彻底断了出国的念头。但是他坚决不想继续读博,他想工作。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