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正是高速路边那些闪闪发光的广告牌,那些耀眼的手机、苹果电脑、假日别墅的广告,路边干净明亮的加油站及其边上带空调的小型超市,向你展示了印度极不平衡的分裂的经济。就在它们的身后、周围或是离它们较远的地方,你所能见到的是一望无际的印度农村的景象。田野里的人们以3 000年不变的姿势赶着耕牛犁地,在一片连一片的稻田、麦田和油料作物地里,点缀着一个个古老的砖窑。印度农村正逐渐变得富裕,人们在慢慢走向机械化,生活也开始欣欣向荣,但他们仍然生活在与世隔绝中。在这连续不断的截然相反的画面对比中,你可以看到21世纪初印度经济两个最显着的特点:现代而繁荣的服务业与广泛而落后的农业。当你怀着按时到达的愿望,愉快地驶向你的目的地时,你很难想象这两者是属于同一个国家的。沿途你偶尔会看到一家工厂,一两家汽车或是洗衣机的装配厂,但显而易见,印度的制造业要远比与它相邻的中国薄弱。
独立之初,尼赫鲁就已经使这个国家的人民达成了一个共识,即整个国家应该齐心协力实现经济自给自足,而政府则竭尽全力领导人民建立起国家的重工业,重点是钢铁工业和大型发电站。1991年以来,对尼赫鲁的彻底批判风行一时,人们认为他是无可救药的理想主义者,将这个国家与刻板经典的社会主义绑在一起近40年。其中许多批评是公正的,因为印度没有像当时的日本以及后来的韩国、中国台湾、泰国和马来西亚一样,达到很高的经济增长率。但是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尼赫鲁的经济策略是与当时世界经济潮流非常匹配的①。这种策略得益于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个专家组,他们就印度第一个五年计划向新德里提供了建议。同时,苏联国家计划委员会(Gospan)也给印度提供了诸多建议。
经历了在“饥饿的三十年代”困扰欧洲以及其他地区的一系列灾难后,世界范围内广泛出现对自由主义经济的不信任。受这种思潮的影响,印度国内普遍存在对帝国主义经济体制的批判,这种批判与当时的经济策略结合在一起,产生了一种使政府在争取经济自立的进程中起绝对主导作用的经济模式。争取经济自给自足,即抵制英国货是印度实现自治以来的独立运动所提出的第二个最重要的口号。在建立这种模式的过程中,政府开发了一系列大型项目,对后来的经济活动影响深远-其作用可以与美国广受赞扬的田纳西河谷管理局相媲美。尼赫鲁将这些项目称为“混凝土神庙”。
尼赫鲁关于建立一个政府主导的闭关自守的经济计划,得到了战后英国工党政府的支持,当时的工党政府同意印度独立,他们在英国国内推行的国有化要远比尼赫鲁在印度所做的更多。工党政府的许多费边主义顾问在新德里受到热烈欢迎。事实上,在印度独立后的15~20年,随着国际社会对印度经济模式效果的关注度的提高,对它的赞扬也有些言过其实。在那个时期,印度经济的发展轨迹并无多大争议,也没有太多特别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