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章台柳(3)

你可记得我倾国倾城 作者:风飞扬


一直相信有这样的人,因为守候而躲到了世风之外,远远地离开了故事。

故事里的韩翊和柳氏,婚后浓情蜜意,过着如胶似漆的生活,喜鹊登枝,第二年,韩翊中了进士,因为不舍得和娇妻分开,所以迟迟流连不去赴任。

有时候天地造物也真糊涂,关键时候,男人优柔寡断不思前程时,总是身边的那个女子审时度势,顾全大局,软语温言相劝,大丈夫当为国建功立业,小女子自会在家守候。

得了提醒,又得了保证,他再也没有理由推托,回家省亲一去就没了消息。

柳氏身边的钱财只支撑了不到一年,最后只得变卖首饰以度日。

原本安定下来的心,再一次动荡地被挂在了风里,他不在的日子,四季也不那么分明了,她朝思暮想日盼夜念,只愿他能平安地回来,告诉她路程有多远,那边有多麻烦,肩上扛的担子太重,总也脱不得身回来。

不管有多难,她都要等,而且,一定要等到他回来。

很快,安史之乱爆发,京城动荡,容貌绝美的柳氏知道自己将面临多大的危险,她剪掉头发涂乱脸庞,寄身于法门寺。

在这一隅安宁下,她的心更加茫然,江山都可能易手,她又该怎样举旗去讨伐她和他的缘分呢。

每日里晨钟暮鼓对着天空发呆,又在佛音青卷中收心祈祷,暗含的泪,都化成了坚定,她生命存在的唯一理由,就是和他团聚,再也不要分开了。

佛曰:留人间多少爱,迎浮世千重变。

别问是劫是缘。

此时的韩翊,已被侯希逸请为幕僚,待长安政局平稳后,韩翊派人寻访柳氏,并在一个丝织的提囊上写了一首诗。

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

纵使长条似旧垂,亦应攀折他人手。

这首诗其实没有多少写作上的技巧,深夜里读起来,却能感觉到韩翊随军队戎马征战途中,那份伤怀的忧虑,他对柳氏有着深深的惦记和浓浓的爱,只是苦于动乱时期,人人命运难安,柔弱而貌美的柳氏能保全自己吗?

韩翊的一问重千金,那是压在他心上的无形的封印,几乎让他无法呼吸,只有这样看似壮烈的轻言,托着他最后的屹立。

柳氏捧着诗,攒了太久的泪一齐涌了上来,他们分开了几个春秋,都有了想重逢怕重逢的战战兢兢,只怕再见的样子不是想念的场景,怕的是对面那个人,丢了归认的心。

柳氏对韩翊的担忧,如何不懂。

一朝委屈落了草,却是那样顽固的悲悯,凄凄惶惶,她无法怨。

杨柳枝,芳菲节,所恨年年赠离别。

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

她怕的是岁月催人老,她已不是春天的好年华,心疲倦,面色也有了风霜,即便他回来,只怕也已不再爱。

女子的心,如娇花嫩蕊一般楚楚可怜,等到岁月深处,盼来良人回转,听他的脚步到了门口,心里的相思忽然就变成了恐慌,衣服不对了,头发也不对,最恼人的是容颜,已经再也回不去了,那个急切赶回来的人会不会失望,会不会,就此收回了爱。

若如此,她宁愿一直一直地等,也不愿看到爱断绝。

他们在诗里这样说,只是给自己留一个悬崖般的退路,多难得的懂得,不难为他,也不难为自己,只怪这岁月伤人世道不稳,只怪我和你,有过这么一次分离。

却也彼此明了坚韧的心,从此是贞静地等着他来寻她,这等待里的数时辰,一时一秒都是喜。

青青章台柳,宛然又遇了春天。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