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序言/新世纪的中篇小说(3)

21世纪中国最佳中篇小说2000-2011 作者:孟繁华


二、小镇风情

城市的周边是城乡交界地带的小镇。中国的小镇因其千变万化而别具韵味。但也正因为处于城乡交界处,在中国城市不断膨胀和乡村萎缩得到更多注意的时候,小镇风情依旧,却只能在怀乡者的乡愁和旅游者“窥秘”时被光顾。因此,当代文学的小镇景观一直不如现代文学发达。值得注意的是,一旦文学坐落于小镇的时候,它焕发的光彩竟如此令人震动或震惊。

鲁敏作为70后作家,近年来的中、短篇小说有相当高的声誉和口碑。《逝者的恩泽》,是一篇构思缜密、想象奇崛、苦涩凄婉又情调浪漫的小说。无论它的趣味还是内在品格,在当下的中篇小说中都可谓是不可多得的上品。小说可以概括为“两个半男人和三个女人的故事”。那个不在场但又无处不在的“逝者”,是一个重要的人物,一切都因他而起。女人,一个是“逝者”陈寅冬的原配妻子红嫂,一个是他们的女儿青青,还有一个就是“逝者”的“二房”——新疆修路时的同居者古丽。这些人物独特关系的构成,就足以使《逝者的恩泽》成为一篇险象环生、层峦叠嶂的作品。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通俗文学常见的元素,在鲁敏这里并没有演绎为爱恨情仇的通俗小说。恰恰相反,小说以完全合理、了无痕迹的方式表达了所有人的情与爱,表达了本应仇怨却超越了常规伦理的至善与大爱,使东坝这个虚构的小镇充满了人间的暖意和阳光。在普通生活里,那些原本是孽债或仇怨的事物,在鲁敏这里以至善和宽容作了新的想象和处理。普通人内心的高贵使腐朽化为神奇,我们就这样在欷不已、感慨万端中经历了鲁敏的化险为夷、绝处逢生。这种浪漫和凄婉的故事、这种理想主义的文学在当下的文学潮流中有如空谷足音,她受到普遍赞誉当之无愧。

鲍十的小镇是另外一种叙事。他的小说一直呈现着温婉的暖色,他对日常生活的叙述总是透露着生活的某些原生状态,这与他的小说和历史建立的关系有关。《芳草地去来》写了一个省城“支教”的青年教师高玉铭,在单位不得志被领导下放到基层。但在芳草地中学高玉铭省却了许多省城的烦恼,他和小镇中学的老师、学生相处得很好。因此,当两年“支教”期满后,高玉铭决定放弃省城,重新回到了芳草地中学,最直接的原因是他刻骨铭心地爱上了校长的女儿高卉。高玉铭很像这个时代的“多余人”或“零余者”,也与八十年代回城后的知青重返乡村或精神还乡的小说多有相似。不同的是,高玉铭不是柔石《二月》中的萧涧秋,不是因同情或怜悯对一个乡村女教师的爱情赐予;也不是因在城市找不到位置迫不得已地返回乡村的《本次列车终点》中的陈信,或《南方的岸》中的知青们。高玉铭的选择是主体性的选择,是对官场文化、琐屑情爱生活厌倦后的选择。这种选择说是道家文化也好,说是返璞归真、回归自然也好,总之,它是高玉铭自己做主的选择。事实的确如此,一个能够坚持个人内心价值并不妥协的人,自觉边缘化于小镇,也许是最好或最后的选择。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