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薄片理论:小知识,大不同(8)

眨眼之间:不假思索的决断力 作者:(美)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


4.寝室的秘密

试想,你正在考虑要不要雇用我。你已经浏览过我的简历,确定我具有必备的资历。但你想知道的是,我是否是你们企业的合适人选:我是否工作努力?是否待人诚信?是否勇于接受新鲜事物?为了让你答出以上有关我个人品行的问题,你的上司给你提供了两种选择。其一,在一年的时间里与我每周碰面两次,吃吃饭或看看电影,直到你与我结成密友(你的上司可真够高标准严要求的)。其二,趁我不在家的时候来我家,花上半个钟头随意看看。你会作何选择呢?

从表面上来看,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你应该做第一种选择,也就是选取厚片而非薄片。你与我共处的时间越长,搜集的信息就越多,判断也就更准,不是这样吗?我希望读到此处,你起码要对第一种方式抱一点怀疑态度了。正如心理学家塞缪尔·戈斯林(Samuel Gosling)向我们展示的,想要判断一个人的性格特征,薄片分析法无疑是个有效的选择。

在戈斯林的实验中,他首先对80名大学生做了一项性格鉴定。其中,他使用的性格鉴定工具被称为大五人格量表(Big Five Inventory)。这是一份广受关注的多选项调查问卷,用来衡量人类性格的五大方面:

1.是否外向。你是善于交流还是腼腆孤僻?活泼还是保守?

2.是否容易相处。你对他人是抱轻信还是怀疑的态度?乐于助人还是抵触合作?

3.是否认真勤勉。你是井井有条还是缺乏组织?严于律己还是自由散漫?

4.是否情绪稳定。你焦虑烦躁还是沉着冷静?是否缺乏信心?

5.是否对事物持开放的态度。你的想法是天马行空还是脚踏实地?独立自主还是人云亦云?

接着,戈斯林让这80名学生的密友们也填写了相同的问卷。

这些学生的朋友们使用大五人格量表,为学生们打出分数。戈斯林对这些评估加以分析,他希望从中看出分数与事实有多大的误差。答案并不出人意料,我们的朋友对我们的评价还是较为准确的。他们花了大把时间和我们相处,由此对我们有了实质性的了解。接着,戈斯林重复了这个实验,但这次他的实验对象可不是那些大学生的密友了。参与这次实验的人们,都是与被打分的大学生素昧平生的陌生人,仅仅参观过评分对象的寝室而已。戈斯林派发给每位打分者一块写字夹板,让他们在15分钟内四处查看,并回答一系列有关寝室主人的非常基本的问题:用1到5级来打分,在你看来,此房间的居住者是否是个健谈的人呢?爱不爱找碴儿?工作是否细致周到?有无创意?是否保守?是否热心助人、不谋私利?等等此类。戈斯林说道:“我当时的目的,在于研究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他人的印象,因此,我尽量避免给予实验参与者任何条条框框的限制。我只是说:‘这是你们的调查问卷,进到寝室里好好品味去吧。’我希望看到我的实验对象通过直觉作出评判。”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