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大脑的思想力量和宇宙间流动着的力量如出一辙。不管是科学家还是门外汉,谁都知道,不同大脑相遇后会产生冲突,但有些则自然而然地彼此亲近。大脑彼此之间产生联系时,会亲近或产生敌意。这两个极端之间仍然有相当大的空间,可以让大脑之间的反应发生改变。
有些大脑彼此契合的程度很高,会产生一见钟情的感觉。谁没有这样的经验呢?而在别的情况下,大脑之间的敌意可能非常严重,导致第一次见面就产生彼此厌恶的情绪甚至暴力相向。很多时候,一言未出就已经出现了这些不同的结果,完全没有征兆。
我们可以设想,很可能大脑的思想力量是某种能量构成的,当两股能量之间的距离足够近,它们就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振动,其结果就是两个个体的心情变得愉快或者不愉快。
两个大脑的相遇会产生很明显的效应,哪怕再粗心大意的人也可以观察到。有果必有因。我们完全可以设想,刚接触的两个大脑在情绪、精神和态度上发生变化的原因无外乎电子干扰或是因为在彼此的接触中它们各自的构成元素重新进行了组合,从而产生了新的事物。
为了让这门课更有说服力,我们研究了这样一个事实并且很有收获:两个大脑在彼此亲近时会因此形成与相遇前不同的状态,或者说产生一种非常明显的效应。尽管这还只是初步的判断,但我们并不一定必须要知道这种效应究竟是由什么造成的。变化的的确确发生了。以此为起点,我们来思考一下智囊团这个术语究竟是什么意思?
一个智囊团的产生来自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大脑在相当协调一致的氛围中运作。这种协调一致让一个新的“大脑”产生了,智囊团的成员可以随意利用这个“大脑”的智慧,只要成员们保持友好和谐的关系,它就会一直存在并发挥效应;一旦成员间融洽不再,它会立刻瓦解,完全消失,似乎从来就没存在过。
评注
希尔在这里对大脑之间关联的分析,与巴克敏斯特·富勒(哲学家、科学家、设计师)的理论非常相似。在《协同论》导言中,富勒写道:“我们无法对人性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专业分工造成了个体的隔离感、徒劳感和混乱感。”希尔相信,智囊团能将它的成员们从其各自的领域中拉出来组成团队,这个团队的力量将超乎想象地强大。
富勒认为,从宏观上看,我们必须把宇宙的所有元素看做相互联系的。在《协同论》第303节中,他这样描述宇宙:它是“综合的、囊括一切的、与历史同步的集成整合系统,由若干相对独立的集成整合系统组成,涵盖了人类有意(与自我或与他人的)了解、交流的一切事件序列—非即时性的、不同但相辅相成且部分交叉重叠的、宏观和微观的、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的、全面转化着的、有形的和无形的、可量化的和不可量化的。宇宙,是一个适时同步、不断变化着的脚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