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课 多做分外事(1)

成功法则3:自我创造 作者:(美)拿破仑·希尔


对于那些作出超常贡献的人,除了拿到工资袋里的工资,不论里面的工资有多高,只要他并没有得到超常贡献的额外报酬,那么都可以说他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只要你相信你自己能做到,你就真的能做到!”本课一开始要讨论的是“爱”,这看上去有些离题万里。但是,当你阅读完本课内容之后,你会发现,这一话题不能省略,它会大大提高本课的阅读价值。

本课中“爱”这个词指的是广义上的爱。许多事物、动机和人都能激发起爱,其中一项就是工作。比如,一般来讲,伟大的艺术家们都热爱他们的工作。但是,对很多人来讲,他们并不喜欢自己的工作,因为他们的工作既单调又无聊,难以使他们有精神上的满足感。仅为养家糊口而从事的工作很少使人们满足。这样的工作,难免会让人们觉得度日如年,乏味无趣。然而,要使你热爱自己的工作,并能从工作中获得满足感,是完全可能的。当你置身于你所钟爱的工作中时,你会废寝忘食地干下去,因为你已经沉浸在了工作带给你的挑战和满足感之中。

因此,你能否坚持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喜欢或不喜欢你所从事工作的程度。这便是本书几大重要论点之一的基础,这一论点是:当你从事于自己所钟爱的工作,或是代表你所喜欢的人从事某项工作时,你的工作效率才会更高,你才会更快、更容易地取得成功。

无论何时,只要你在所从事的工作中融入了“爱”的因素,你的工作质量便会立刻得到改善,你的工作量也会立刻提高,并且你不会因此而觉得更加疲劳。

评注

显然,拿破仑 ·希尔认为找一份你所喜欢的工作对于你的成功至关重要,他在《成功法则》的第一卷和第二卷中对这一观点都有过详细论述。

本套书最新版的编辑们在每一卷中都增加了评注,向读者推荐了拓展希尔思想的其他作者的作品。关于这一内容的两本热销书籍有芭芭拉 ·谢尔的《梦想成真》以及玛莎 ·希内塔的《做事随心,金钱自然来》。这两本书不仅注重感性的精神鼓舞,并且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实践指南。

若干年以前,一群人在路易斯安那州建立了殖民地。他们买下了数百英亩的农田,树立了远大的理想。这一理想能够使他们享受到更多的生活乐趣,最大程度远离生活的苦难。这一切都是通过一套制度使每个人都能够找到他们自己所钟爱的工作。

他们的办法是任何人都不拿报酬。每个人都从事自己最喜欢的工作,或者他们的劳动所得全部成为自己的私有财产。他们拥有自己的牛奶厂、自己的制砖厂、自己的家畜家禽等。他们还拥有自己的学校和一个印刷厂,通过印刷厂印发报纸。

来自于明尼苏达州的一位瑞典人加入了这一殖民地。一开始,按照他自己的要求,他被安排在了印刷厂工作。然而,很快他便抱怨说不喜欢这一工作,因此他被调到农场开拖拉机。然而,仅过了两天,他又干不下去了,又申请换工作,因此他被安排到了牛奶厂。在那里,他无法照看好奶牛,因此他又申请调离,被安排到了洗衣店。然而,在洗衣店,他却只待了一天。

就这样,他换了一份又一份工作,却没有一个喜欢的。看上去,他似乎不适应与人合作的工作。就在他打算放弃的时候,有人想到他还没有试的一份工作 —砖厂。就这样,他来到了砖厂,每天推着独轮手推车从砖窑里将烧制好的砖运至砖厂。一个星期过去了,他再没有什么抱怨了。有人问他这份工作怎么样时,他回答说:“这正是我想要的工作。 

很难想象会有人喜欢运砖这一工作!然而,他的性格却恰恰适合做这个。这份工作只需要他独立完成,不需要思考和创意,不需要承担责任,正适合他去做。就这样,他一直待在砖厂里,直到所有的砖都被运出去堆了起来。然后,他便离开了殖民地,因为不再有砖需要他去运了。“多清净的一份工作啊,只是它结束了。我想我该回明尼苏达州了。”很快,他便返回了明尼苏达州。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