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课 多做分外事(5)

成功法则3:自我创造 作者:(美)拿破仑·希尔


多劳多得

有一次,我被邀请到俄亥俄州的坎顿作报告。在我去之前,当地作了大量的宣传,因此我一开始觉得届时报告会现场会有很多听众。没想到的是,那天当地还有两个商业团队也举办了活动,从而使来听我报告的听众只有可怜的 13个人。

我始终认为,不管报酬高低,不管服务对象多少,我们都应当尽全力而为。因此,我在作报告时权当下面坐满了听众。当然,那时我的内心深处还是不由得升起了一股对“命运”的怨恨之情。但那天晚上,我的演讲非常成功。

不过,当时我以为自己失败了,直到第二天我才意识到自己的成功。这次成功的演讲在我的生命中至关重要,因为它给了我写作《成功法则》的第一股动力。

在那天晚上的 13位听众中,其中就坐着《坎顿日报》的出版人唐 ·R·梅莱先生。当晚的演讲结束之后,我从后门快速溜出去,返回了酒店,因为我不希望面对我那可怜的 13位听众。

第二天,有人邀请我到梅莱先生的办公室去。由于是他主动邀请我去见他的,因此我主要聆听他的话。他说:“你是否介意告诉我你的过去,最好从你的童年时光谈到现在?我希望你能够使我深入了解你,使我不仅看到你的优点,而且能更全面地了解你。 

就这样,我谈了 3个小时,没有丝毫的掩饰。我告诉了他我的努力和我的失误,也告诉他我曾因为生活所迫差点放弃诚实,但经过一番思想挣扎之后终于作出了正确的选择。我告诉他我如何产生了收集成功法则的想法,以及我如何四处收集、分析和取舍资料。

我说完之后,梅莱说:“我希望问你一个非常私人的问题,希望你能够坦诚回答。你的努力是否使你获得了足够的金钱,如果没有,你是否知道原因?”

“没有,”我回答说,“除了经验、知识和一些债务,我什么都没有得到。原因很简单,但也许听上去不那么合理。这些年以来我一直很忙,力求使自己摆脱无知,因此我便将一些资料进行整理,归纳为成功的法则。就这样,我既没有机会赚钱,也不再将心思用在赚钱上了。 ”

令我感到奇怪的是,唐 ·R·梅莱原先严肃的脸上露出了微笑。他将手搭在我的肩膀上说:“在你回答之前我便知道答案,但我只是想知道你是否知道答案。你肯定也知道,你不会是为了收集知识而放弃摆在眼前的赚钱机会的独一无二的人。从苏格拉底时代到现代的每一位哲学家都有类似这样的经历。 ”

他的这番话顿时令我豁然开朗!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