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兜下去,啥也没捞着不说,连网都给戳破了,老虎仔也是脸红脖子粗,实在很不甘心。
我就不信了,十几个师的大兵团,怎么就网不住一个土肥原呢?
在指挥部里来回踱了几圈之后,薛岳忽然顿悟。
从第一次失败的教训来看,恐怕还是嘴张得太大,空隙太多,以至于土肥原想打哪儿就打哪儿,想往哪儿溜就往哪儿溜,而名为铁壁合围,各部队却进展不一,有的快有的慢,有的卖力有的懈怠,难怪围不成呢。
薛岳颁下令来,重新发动总攻击,这次要先割,将土肥原师团分割包围于各个孤立据点,然后再砍,大家实行“承包责任制”,一人攻一个点,这样谁畏缩谁出力,全都能看得清清楚楚,没人能偷得了懒。
5月25日晚,薛岳一声令下,第二次合围骤然启动。
割下去的第一刀并不用薛岳费多大劲儿。土肥原既要突前,又要守后,从罗王车站到兰封,再到黄河南岸,全要布兵,他统共一个师团,哪里铺排得开,因此其部队本身就很分散。薛岳此举,可谓切中要害。
剩下来就是要可着劲儿砍了。
发起首次合围,薛岳在部署时,把鲁军和商震都放了进去,这回明白过来了,后面这些老兄打个下手可以,若要他们啃硬骨头或独当一面则几乎是自欺欺人,有时反而还可能误事。
这回不要帮工,全要能赤手屠熊搏虎的大师傅。
薛岳首先要攻克的是由土肥原亲自坐镇的罗王,包括罗王车站和罗王寨。这里是土肥原侵占开封的桥头堡,也是兰封之后,挡在豫东陇海走廊上的最后一道关卡。
李汉魂认为将军被俘应该自杀此关不破,陇海线就无法顺利通车,而被隔断于商丘的列车和物资也都将落于敌手。
薛岳把这个活儿交给了李汉魂和他的东路军。
李汉魂,广东吴川人,毕业于保定军校第六期,时任东路军总指挥。
在粤军将领中,李汉魂与薛岳、叶挺是同一期的,亦称将才,内战时期,一直担任张发奎的副手。张发奎反蒋失败后,他也成了倒霉蛋,只能和薛岳一样回家待业去了。
李汉魂重新出山,不是蒙蒋介石之恩,而是受陈济棠之召,不过在两广事变中,他却并不满意陈济棠的做法,认为大敌当前,不应再骤起内战,以致骨肉相残。
先“忠谏”,“忠谏”不听,李汉魂便封金挂印,辞职走人。比之于很多找各种“正当理由”朝自己恩主开火的仁兄,此举已属相当可贵。
李汉魂的第六十四军调赴武汉后,原先是归属叶肇指挥的,但从李汉魂本人到他的部下,对这一安排都极不服气。
不光大家同为军长,属同一级别,更主要的是他认为叶肇在南京保卫战中的表现十分不堪,突围时竟然连部队都找不到,不仅“单身突围”,还混成难民,成了鬼子俘虏。
将军被俘,就应该自杀!
这个标准当然是太高了一些。军书上没有哪一条规定说战将是不能做俘虏的,美国将军还进过日军的集中营呢,何况叶肇最后好歹也逃了出来,但李汉魂不管这些,在他看来,老叶这家伙已令粤军蒙羞,怎么还好意思来领导我呢?
参加兰封会战,归入薛岳兵团,对李汉魂来说等于是一种解脱,因为他不必再跟着叶肇丢脸了。
第六十四军是最早到达商丘的,一到这里,李汉魂就不由得激动起来。不仅因为这里是北伐故地,还缘于历史上此处出过“张睢阳齿”。
安史之乱,被誉为“唐代岳飞”的张巡领不足万人之众,死守睢阳(即今商丘),大小四百余战,杀伤叛军无数,使安庆绪被阻于城外达十月之久,始终不得前进一步。
在那场举世罕见的大动乱中,曾繁盛一时的关中自此寥落,直到近代都未能复振,而运河、江淮独存,张巡之功大矣。史载,张巡“每战眦裂齿碎”,因此文天祥才会在《正气歌》中将“张睢阳齿”收入其中,作为自己的精神偶像。
大难,我们的祖先也一次次地遭遇过,但先贤们又是何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