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武在书中将资本主义国家采取“负债发展模式”看做民主的保证,这是颠倒黑白。“负债发展”就是资本主义“多党分赃”制度的必然产物。为了实现自己的政绩目标,每个新上台的政党都拼命地借债,这也是他们交出一份成绩单最快的方法。但这些债务基本上不需要在自己任期内偿还,也就是说这些人只管花钱,不管还钱,还钱是下任政府的事情。因此,这些政客都非常喜欢借债,并且这些政府都常年维持着一定比例的负债,其实这都是追求短期利益,是对继任者及国家的不负责任,是多党制国家的政客对国家缺乏长期忠诚度的表现。“负债发展”对国家或许有些好处,但这些好处并没有多么大,更没必要将其看做西方经济发展的“祖传秘方”到处吹嘘。
从现实情况来看,中国长期坚持比较保守的财政政策,经济发展得也非常好,而拉美国家、东南亚“四小虎”国家、非洲国家,都曾经大举借债,这些国家在短期的繁荣后都一蹶不振,其教训不可不吸取。另外,希腊、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英国、爱尔兰、美国、日本等都是债务高危国家,这些国家的债务不仅威胁到了自身经济的发展,也连累了其他经济体,甚至危害到世界经济。
判断一个经济理论是否成立,最简单的一点就是找出反例。无论是信贷消费,还是国家举债发展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都是有过惨败案例的发展模式,根本就不值得提倡。
书中甚至提出用金融来打倒“孔家店”的妙招,人们确实痛恨过“孔家店”,但那只是认识上的历史局限造成的。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儒家文化不会对发展经济造不成任何阻碍,反而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中国人现在的主张是保护传统文化,而非什么“打到孔家店”。那么,他的思想为什么又转到了五四时代?况且打倒“孔家店”的不是金融,而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幼儿园剥夺了爷爷奶奶们含饴弄孙的乐趣,物业服务公司让人们省去了亲自打扫院落的劳累,这些都是需要付费的,这是现代工业社会分工日益细化的必然结果。金融确实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但相对于科技发展,工业革命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则要小得多,让中国从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的主要是生产力的发展和生活模式的变化,这些都是在打败“孔家店”,“孔家店”是农业社会和家族社会的产物,进入工业社会之后不打自倒。如果都归功到金融上是非常可笑的。现代人能买养老保险,古代在没有养老保险的情况下,只要你有钱,照样不愁没法养老。
金融的运用也有副作用,那就是加大社会成本。传统互助性社会是一种低成本的生活模式,用金融代替后必然导致生活成本上升,金融服务不是免费的午餐。以买房为例子,我们在按揭买房的时候,确实带来了一定的便利,但是也将几乎相当一栋房价钱的利息给了银行;而传统社会,一家有事大家帮,可以让生活成本非常低。如果都通过买卖关系来实现,则大大增加了生活成本,这点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