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PE退出渠道:忘掉创业板,忘掉IPO(4)

我的PE观 作者:陈玮


2000年追逐创业板,2007、2008年追逐Pre-IPO,许多人在这两次追逐过程中很受伤。从创业板到中小板,再到如今的创业板,如果PE的投资理念没有改变,只追逐所谓可能上市的项目,以能否上市或符合上市条件作为投资标准,这种投资最终会被市场所抛弃。

中国的两轮PE热潮都与资本市场相关,本土PE似乎每次都“不差钱”,因为每次总有大量的热钱迅速涌入,而每一次热潮过后,都在投资的海滩上留下了许多追逐浪潮的裸泳者。我们特别害怕由于创业板的推出又掀起新一轮“PE投资的热潮”,而这种热潮已被历史证明对PE和资本市场都是有害的。

创业板来了,本土PE也要随之成熟起来。PE投资的本源是挖掘企业价值,激发创业者的创新精神,用自身的专业能力推动企业持续成长。创业板的核心是成长性,PE决定投资与否的标准也是持续成长性而不是IPO概念。IPO是水到渠成的事,企业发展好了,IPO也就顺理成章。创业板没有来时我们为它呼吁,创业板来了,我们要忘掉创业板,忘掉IPO,回归投资的本质,关注并帮助企业成长。只有这样,才会避免“追逐”带来的伤害,最终在创业板上享受收获的喜悦。

绝不能停了IPO

20年来,A股IPO曾6次暂停。这不仅对稳定指数没有显著效果,也导致了优质企业选择海外上市,PE机构高价追逐Pre-IPO项目,资本市场缺乏新鲜血液。只有彻底断了暂停IPO的念想,中国资本市场才能走向成熟。

2010年4月以来,上证指数持续走低,累计下跌近500点,跌幅达到20%。看着绿肥红瘦的K线图,一种似曾相识的担忧又上心头——会不会出现以前常有的声音:停了IPO,让股市稳定下来。果不其然,暂停IPO的言论再次响起。不过不同的是,这一次监管层及时鲜明地对此予以了否认。暂停IPO,事关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更影响PE发展的方向。

叫停IPO的历史轮回

中国证券市场至今也只有20年的历史。在这20年中,作为证券市场核心功能的IPO,曾历经了6次暂停,平均每3年半就有一次暂停IPO的情况发生(表2–11)。

纵观这6次轮回,我们会发现,每次叫停IPO都有相同的背景和目的。20世纪90年代的三次叫停,主要集中在1994~1995年的熊市期间。1996年后,证券市场走牛,IPO暂停也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没有出现。2000年后,随着市场的持续调整和资本市场的改革,IPO暂停再次出现,2004和2005年的叫停是因为几年慢熊之后市场加速下跌,2008年则是由于证券市场连续大幅下滑以及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其中,2005~2006年的IPO暂停,除了与市场下跌有关之外,跟股权分置改革也有一定的关系,暂停IPO可以相对减少股权分置改革的难度。

每次IPO暂停似乎都有着三部曲:一是股指持续大幅下跌;二是新股大面积破发;三是社会上出现众多“叫停IPO以保护投资者利益、维护证券市场和社会稳定”的声音。在这样的背景下,停止IPO也就顺其自然地成了中国最后的救市措施而被反复使用,这也成为中国证券市场的特色之一。

暂停IPO作为稳定证券市场的一种行政救市措施,从历史上看,实际效果其实很有限。几乎在每次的IPO暂停之后,指数并没有出现太大的变化,该下跌的继续下跌,该上升的继续上升。比如,2006年IPO重启后出现的牛市,其实跟IPO并无太大关系,主要原因是由于股权分置改革和宏观经济向好。因此,通过叫停IPO的方式来稳定指数,实现所谓保护二级市场股民利益的目的,实际上很难如愿。市场有市场的规律,股市的升跌本质上并不受IPO速度快慢、暂停或重启的影响。IPO是保障证券市场供给的手段和渠道,没有了IPO,证券市场的机制和功能就会受到影响甚至停止,企业和投资者的利益也会受到损害。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