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国军大将胡宗南与炮兵的荒诞故事
1940年6月,炮兵司令邹作华将史文桂当过旅长的炮7旅进行拆分,改编为重炮第1、第2旅两个旅,原有机械化炮兵3个团改编为4个团,分属这两个重炮旅,其中王牌炮兵——炮10团隶属重炮第1旅,彭孟缉升任第1旅旅长,黄正成仍任炮10团团长。其中,炮10团第1营随团长在第四战区作战,第3营还驻守在黄河岸边的潼关。
炮3营远离团部,受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胡宗南指挥。胡宗南贯于抓师长以上将领,对以下官兵多采取“放羊”方式,因此炮3营基本上是自己管自己,营长就是老大。
炮3营驻扎在潼关,负责守备黄河防线,不准鬼子过河,“神炮”威名不减。尽管全营只有几门大炮,在数量处于劣势,弹药又不充足,但大炮威力大,打一发炮弹能炸开直径达几百米的大坑,震慑力巨大。为此,官兵也得意洋洋,有事没事,隔不了多久就对着风陵渡炮击一次,和隔河对峙的日军炮兵打上一仗,甚至还协助陇海铁路列车“闯关”。当火车要飞驰冲过危险区时,他们首先打炮。这巨型大炮一响,鬼子远远近近都能听见,立即躲藏起来,当缩头乌龟,正在这时火车趁着刹那飞驰而过。这种炮术让炮3营在潼关乃至黄河南岸一带威名远扬,不管军民,提起炮10团就举起大拇指。
邹作华对炮7旅的拆分,对炮3营毫无影响。相反,由于远离中枢,胡宗南对他们不管不问,也从不主动对隔河日军开战,炮兵没啥大的作战斗任务,乐得在潼关想打就打,想玩就玩,逍遥自在。
但是,进入冬季后,黄河结上冰,胡宗南不打鬼子,鬼子却挑衅他了,时常大半夜的在炮兵掩护下过河发起进攻。手下受到攻击,立即上报,这让胡宗南烦不胜烦,于是说:“下令拔了鬼子的炮阵,看他们还敢不敢过河捣乱。”
第一战区长官部经过研究,决定拔掉凤凰咀日军炮兵阵地,且把这个拔钉子的任务交给了炮3营。
岁月匆匆,炮3营营长还是胡克先。接受任务后,他决定由炮7连去打,召来连长郑庆真交代任务,最后告诫说:“庆真,炮兵要打,就要给鬼子毁灭的打击,叫他们挨一炮,就吓破胆子!”
“那只有缩短射程去打。”郑庆真说,“炸它个几百米的大洞,让他们不寒而栗!”
“行!你去办吧!”
胡克先当营长,一般是“出主意”,对打仗之类的“具体杂事”不管。郑庆真回到西塬段名村营地后,做了几天准备,然后率领官兵带上干粮,拖着大炮前移到县城南郊柳家村北的西坡口。
为了打准鬼子又不自伤,郑庆真决定晚上射击。白天,他领着手下对敌炮阵仔细进行测算,把诸元计算好了。黄河岸边全是黄土,打炮时常常激起灰尘,容易暴露炮位。黄昏时分,郑庆真带着官兵冒着严寒在阵地上使劲泼水,由于天气寒冷,大炮放列的地面上很快就冻结成冰。晚上漆黑一团,炮7连官兵已一切准备就绪了,郑庆真于是下达了命令:“开炮。”
由于观测所在白天测算精确,“轰轰”,连发两炮都命中目标。观测员喊道:“炮击非常成功!”
“继续砸!”郑庆真攥紧拳头喊。
“轰隆隆!”炮弹威力十分巨大,日军炮兵来不及反应过来,就随着大炮被炸飞上了天,再和着铁片、弹块掉落下来,砸在炮弹炸开的大坑里。炮7连轰击了十几分钟,就把日军所有的大炮炸掉了。官兵立即拖着大炮,急急赶回了西塬段名村。
事后,当地居民兴奋地奔走相告。第7连的炮战过程也是一传十,十传百,越传越神,有的老乡说:“嗨,炮兵将一发炮弹直接打进了鬼子的炮筒里,当时就把大洋炮给炸塌了。鬼子炮阵炸飞了,大坑几十丈深,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嗨,真是一炮定乾坤啊。”
炮3营在潼关打鬼子不含糊,可朝夕相处的胡宗南部下军纪一直很糟糕,欺负百姓,偷鸡摸狗成风,他们也是跟着好人学好,跟着坏人学坏,渐渐也“练”成了兵痞,不作战时,士兵三五成群聚赌,军官用贪污来的军饷放债,有的官兵还与当地妇女发生感情纠纷,弄得当地不少夫妇不和,家庭被活活拆散。当地老百姓一边对他们的善战钦佩,一边对他们的“军纪”怨言很大,真是“又爱又恨”。当地士绅评价说:“中央军是抗日的主力,但却是鱼肉百姓的恶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