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紧迫
目前,国内轿车市场供求矛盾日益尖锐,几十万辆轿车的更新期即将相继到来,进口压力巨大。轿车价格畸高不下,在超高利润的刺激下,不少地方都想利用“时间差”,酝酿上轿车项目,有蜂拥而起之势,很可能冲击国家定点的轿车厂的建设和生产。我国轿车工业起步很晚,国际上强手如林,竞争激烈,我们的轿车“走向世界”,机会和风险并存,将遭到严峻的挑战。国内外形势都迫切要求我国轿车工业的发展必须坚持“高起点、大批量、专业化”的原则,一定要抢时间,快建设,早出车。正确决策之后,应当尽一切努力加快建设速度,以发挥预期的替代进口、出口导向的重要作用,不致再一次失去振兴民族轿车工业和跻身国际市场的宝贵机遇。
三大轿车基地的建设任务艰巨,一方面投资规模巨大,超过百亿,外汇平衡不易;技术集约化、生产专业化、零部件和原材料配套社会化的程度和要求都相当高。另一方面新旧体制转换阶段,宏观环境还不够理想;同时,物资紧缺,相关产业落后,也起着制约作用……当务之急主要有两件事情:一是保证轿车工业的合理布局。应当明令重申,在国家定点的企业之外,严格禁止随意上轿车项目和制造轿车,必须吸取卡车办厂“遍地开花”的教训,坚决纠正争上轿车不计后果的行为,并采取相应的行政干预和疏导措施。二是要继续严格执行国务院关于不准进口小轿车整车的决定。……为增强企业集资能力,建议国家继续对一汽和二汽实行利润递增包干制度,直到新轿车项目建成投产。一汽采取“自行滚利,以轿养轿”的办法……二汽采取“以中养轿”的办法。
一汽、二汽作为大型轿车工业基地建设的投资主体,向国家承担了巨大的责任,国家也应赋予企业相应的自主权,在宏观调控和政策指导下,具体事情放手让企业去干。建议在一汽、二汽实行轿车建设项目总承包,使企业责、权、利紧密结合。项目总承包的基本内容包括:工程概算、投产后产品的数量、品种、质量、出口数量、外汇平衡、国产化进程等。
轿车工业的建立和发展,是以零部件工业与主机厂同步或超前发展作为前提和基础的。我国零部件工业的发展滞后,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为尽快改变这种状况,应当抓紧大型现代化轿车厂上马的有利时机,立即着手,统一规划,集中布点,建设具有经济批量和符合通用化、标准化、系列化要求的外向型零部件生产体系……轿车工业的发展,对设备制造和钢材、有色金属材料、塑料、玻璃、橡胶、电器等产业,既有带动作用,又受其制约,有赖于这些相关产业的同步发展,而相关产业发展往往有个滞后期,建议国民经济综合管理部门,协调各有关产业部门统筹规划,及早安排。
报告认为,中国轿车工业发展存在一些体制与政策性的问题:
1.缺乏明确的产业政策,使轿车工业的发展在理论上和政策上依据不足。
制定产业政策明确优先发展某些产业,是经济发展的一条捷径。轿车工业是否优先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如何?其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是什么?需要什么样的扶持政策?国内消费政策如何制定等急需在国家总的产业政策中加以明确,否则,轿车工业只能在一种摇摆的、举棋不定的状态下发展,只能在各种政策的限制下发展,这是违背轿车工业自身发展规律的,这种状况下的轿车工业不可能得到健康发展。
2.投资分散化趋势与轿车工业投资密集的特点相矛盾,把轿车工业全部挤到中外合资经营的狭路上。
实际情况表明,我国轿车工业起步已经为时过晚,现在刚刚处于起步阶段,为了尽快发展满足国内需求,根据轿车工业投资密集的特点,国家应在资金上重点支持。然而,产业政策的不明确,影响了投资政策对轿车工业的倾斜。已经动工的5个项目(一汽奥迪、二汽雪铁龙、上海桑塔纳、北京切诺基、广州标致),几乎没有预算内安排,专项贷款计划仅占20%(9亿~10亿人民币),而且目前也只安排了区区不足2亿元。根据日本、南朝鲜等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在国家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下,轿车工业起步尚需10年,以我们目前的投资水平,真正起步恐怕要拖到2000年以后。
由于投资不足,使得我国的轿车项目不得不转而寻找合资方式(中外合资方式享受2年免税6年减半的优惠)。已决定上马的五个项目,有三个是中外合资经营项目(北京切诺基、上海桑塔纳、广州标致),一汽与二汽的项目也是中外合资。“三大三小”6个轿车项目,5个要合资(合资时间均在25~30年),剩下一个天津也在所难免,这种做法是值得认真研究的。
积极利用外资发展轿车工业是必要的,但如何利用外资,正确地选择利用外资的方式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整个轿车工业都采用这种方式,鉴于中方在技术和资金的不足,那么,中国的轿车工业将受控于国外几大汽车集团,届时,我国轿车市场将被国外几大汽车集团控制与分割,搞得不好,30年后,我国轿车工业依然是步人后尘。
3.几个轿车项目同时起步,同时消化吸收,我国现有工业基础难以支撑。
没有大量的集中投资,换来的就是小项目的同时上马。现已开工的5个项目,其生产纲领都只是经济规模的10%~20%,6个项目引进4个国家(美、西德、法国、日本)的产品技术,由于产品标准、设计规范、用材体系、配套厂家各不相同,零部件配套很难形成系列化大批量生产,只能围绕主机厂家自成体系,无规模经济可言,无形中加大了投资,相关工业更难系统引进技术改造,在有限的投资内成分散化状态,今后的消化吸收更为困难。轿车工业对零部件和相关工业的要求比卡车工业高得多,我国现有的工业基础,不论质量、精度还是生产批量,都不适应轿车生产的要求,如果扭转不了四面出击的现状,预计到1993年以前,轿车工业还是无法摆脱CKD组装的局面。
4.轿车市场价格扭曲造成错误信号,面临重蹈轻型车分散化覆辙。
随着“七五”计划的实施,载重汽车的发展呈现出逐渐集中的态势,而过热的轿车市场使许多地方和部门热衷于上轿车项目,使得轿车发展逐渐呈现出分散化态势。有的厂家利用原来的微型车生产点搞测绘仿制;有的搞超微小型轿车布点;有的购买国外淘汰的轿车模具,还有的利用维修旧车进口配件的机会,分散分批进口轿车总成零件非法拼装整车,严重搅乱了国内轿车市场,影响了国内轿车工业的起步发展。如果这种盲目发展轿车的势头不控制住,国内轿车市场一些“小而全”的企业将会出现抢市场、抢资金、抢资源的“混战”,这不仅会分散建设资金,使得在建项目难以形成经济规模,而且还会给国外大汽车资本集团控制中国轿车市场,从中渔利的可能。
……
马洪的这篇报告极富远见,如“以我们目前的投资水平,轿车工业真正起步恐怕要拖到2000年以后。”“如果整个轿车工业都采用这种方式,鉴于中方在技术和资金的不足,那么,中国的轿车工业将受控于国外几大汽车集团,届时,我国轿车市场将被国外几大汽车集团控制与分割,搞得不好,30年后,我国轿车工业依然是步人后尘。”“我国现有的工业基础,不论质量、精度还是生产批量,都不适应轿车生产的要求,如果扭转不了四面出击的现状,预计到1993年以前,轿车工业还是无法摆脱CKD组装的局面。”
以中国轿车工业今天的现状而言,马洪20多年前的预期都不幸言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