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7)

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50年史(1955-2005) 作者:(美)薛龙


①基尼:布里格斯的昵称。——译者注

②费正清在自传第356页简短提及了布里格斯对中心的贡献以及他们两个人共同主持中心事务的事实。有关德图拉在中心工作的大致情况,见她和汉斯(Michael M. Hess)编写的《赖世和日本研究所:二十年史》(The Edwin O. Reischauer Institute of Japanese Studies: A Twenty-Year Chronicle;赖世和研究所,哈佛大学,1996)第75页。傅高义谈到了布里格斯:“当其他人都引起公众关注的时候,她仍然默默无闻、勤勤恳恳、数十年如一日地管理着中心的行政工作人员,料理着中心琐碎的行政和财政事务。她对保障中心日常工作顺利开展肩负着比任何人都重要的责任。”德图拉接替布里格斯的工作时,傅高义写道,德图拉“看上去就很适合这个工作,因为她有长时间在文理学院院长办公室工作的卓越经验,有在区域研究中心工作的经验,最后几年中她还学习了汉语,这表现出了她对东亚研究的特殊兴趣。”参见哈佛大学档案中心1972~1973年度报告第1页至第2页。

1959年,费正清请来林德贝克(John Lindbeck,1948年获耶鲁大学博士学位)担任中心的副主任。1933年,费正清在中国洛阳见过他,当时他还是一个与担任传教士的父母亲生活在一起的小孩。费正清考虑到了很多因素。林德贝克有耶鲁大学的学位、中国背景、在政府任职的经验,这些会对新的中心有所帮助。费正清觉得应该由两个人一起管理中心的活动。理论上看,主任费正清确定中心的目标规划、大政方针和对外交流;副主任负责撰写中心的基金申请书和筹资活动,以保障中心的持续发展。费正清自己的研究兴趣主要是1949年前的现代中国,林德贝克主要利用政府资助促进对1949年以后中国的研究。因为费正清和中心的创立与发展的所有方面密切相关,还是哈佛的终身教授,他在中心的各个方面都发挥了主导作用。林德贝克则与基金会和学界有着广泛的联系,在工作过程中他创建了以下机构:(1)在香港设立大学服务中心(1963),该机构使得美国学者能够通过采访难民来研究中国大陆;(2)总部位于首都华盛顿的中国研究资料中心(1968年开始运作),这个中心搜罗和再版了很多通常难以取得的中文材料;(3)对华学术交流委员会全国研究理事会(1966年初创),该机构在当时为很多研究中国的年轻学者提供了资助。林德贝克1967年离开了哈佛,到哥伦比亚大学担任东亚研究所主任。他离开时有些留恋,但是,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职位难以拒绝。他对美国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正处于上升期的中国研究领域的综述,题为《理解中国:美国学术资源评介》(Understanding China: An Assessment of American Scholarly Resources,纽约: 普雷格出版社,1971),是关于基金会和美国政府如何资助战后中国研究学术发展的很好的总结。①

①费正清对林德贝克的评论,见费正清自传第370页至377页。林德贝克对离开哈佛可能也很犹豫,但他在哥伦比亚大学发展得也很好。关于他的职业生涯,见1971年1月11日《纽约时报》刊载的《中国研究专家林德贝克逝世》(John Lindbeck,Expert on China,Dies)一文。《中国研究中心文献通讯》(Center for Chinese Research Materials Newsletter)第7期(1971年3月)第1页发文表达了对林德贝克的悼念。1971年,林德贝克在铲雪时,突发心脏病去世。1966年,文中所提及的委员会自称“与中国大陆学术交流委员会”(Committee on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with Mainland China),1971年更名为“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术交流委员会全国研究理事会”(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of the Committee on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with the PRC)。中国研究文献中心(Center for Chinese Research Materials,CCRM)的历史可追溯到1963年,当时代表美国学术团体协会(American Council of Learned Societies,ACLS)和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Social Science Research Council,SSRC)两个组织的当代中国联合委员会(Joint Committee on Contemporary China)感觉到有关中国的研究文献匮乏。1966年,这个联合委员会向福特基金会募资为中国研究文献中心筹建了一座图书馆。该馆的早期馆藏包括对中国新闻报道、会议论文集和红卫兵校报的翻译版。有关这段历史,见1970年12月《中国研究文献中心通讯》(Center for Chinese Research Materials Newsletter)第6期第1页至第2页。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