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日本——光鲜的背后(9)

绕着地球去旅行 作者:徐铁人


岛国的人性化设施

也许是受国土面积狭小的影响,日本的城市建设并不贪大求洋,它的城市景观往往给人留下这样的印象:街道不宽,广场不大,即便是繁华的商业区也多充斥于纵横交错的小街小巷之中。也许正是因为小,日本的城市更加注重细节。

细节一:尽管是个多雨的城市,东京的马路牙子却并不很高,估计是设计者和管理者对城市的排水系统十分自信的缘故吧。与狭窄的马路相比,人行便道却并不算窄。此外,便道上的栏杆是可移动的,必要的时候可以及时拔掉。

细节二:东京的街道禁止行人边走路边吸烟。这条规定使用了包括中文在内的四种文字张贴在街头加以说明。据说最初并没有这样的规定,但是后来发生了儿童被行人的烟头烫伤的事件,便有了这样的规定。

细节三:日本的汽车是靠左侧行驶的,国家因此提倡行人们养成靠左侧行走的习惯。尤其是在上下地铁的通道里,乘自动扶梯的时候人们同样靠左侧站立,为的是留出右侧的空挡让有急事的人赶路。有趣的是,关东人与关西人刚好相反,大阪京都等地的人习惯于靠右侧站立,两地的人如果到了对方的地界就务必换个习惯了。这个细节,在北京地铁里也有,但是人们执行得不够好。

细节四:尽管有靠左侧行走的建议,但还是考虑到了万一的发生,为避免行人相撞,也考虑到了夜晚时分行人们的安全,拐角的墙上都安装了镜子。

细节五:地铁售票处充分考虑到了单独乘坐地铁的孩子们的身高问题,自动售票机也相应地降低了高度。

细节六:地铁列车里为需要照顾的乘客准备了优先席位,一般人宁可让这些席位空着,也不会去坐(对比我们的地铁和公交,真是天壤之别……)。

细节七:马路拐弯的地方用红色塑胶材料铺设,为的是车辆(尤其是自行车)拐弯时不至于打滑。

细节八:尽管城市的街道十分狭小,但警察的岗楼却总是及时地出现在应该出现的地方。它面积不大,也不豪华,实用而已。没有警情时,警察的工作基本上也就是给外地人指指路。日本的“大盖帽儿”很有趣,指路的时候连说带比划地看起来很夸张。

细节九:如果一时搞不清方向可以参照街头的微观地图,上面标明了你所在的位置,甚至如果找不到警察岗楼的话,都可以在街头无处不在的地形图上找到。这样的微观地图巴黎有香港有,北京街头也有,只是北京的地图用了较大的比例尺。

 细节十:日本多雨,所以政府有关部门就在繁华的商业街上架设了雨蓬——带雨蓬的商业街在日本各地都有,大阪最多,没花太多的钱商业街因而变成了一个相当不错的室内步行街。

细节十一:日本的汽车好象全都没有喇叭。其实是为了避免增加噪音,司机们大都不用,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因为行人和司机大都非常自觉而不需要鸣笛吧。(所以从日本回到北京后,我是多么的不适应啊!)

细节十二:城市的一些路段开辟了行人优先的区间,便于人们散步或是玩耍,在这样的路段,行人们才是无冕之王。

细节十三:在城市的街头很容易找到临时存储东西的箱子,显然外地旅游者非常欢迎这样的设置。为了让旅游者腾出手来购物,当然要让他们轻轻松松地逛才好。在稍微偏僻的存物点存点儿东西并不太贵,最大的箱子八小时只要100日圆,合人民币五六元钱;而在繁华地段,大号的箱子大概需要300日圆,合人民币20元左右。在北京的王府井或是上海的南京路经常能听到游客说这样的话:不能再买了,已经拿不动啦!消费推动发展,而这种存物箱则显然可以推动消费。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