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对号入座(代序)

干吗要上班 作者:李鲆


一位读者,不知道从哪儿弄到了我的电子邮箱,发邮件问我是不是他曾经的同事。原因是,我曾经写过一篇某人顶撞领导反得升迁的文章,他很怀疑就是在写他们单位曾经发生过的真事。但是很遗憾,这个故事差不多是我一个朋友的亲身经历——当然我已经做了很大程度的加工处理——我只是在那位读者所在城市的晚报上开了个专栏,至于我自己,这辈子都没有去过那个城市。

某人忽然从MSN上冒了出来,问我要另一个人的联系方式。我说我不认识此人啊,对方说别扯了,你写的那个文章,《空中的刹那》,不就是写的他吗?你怎么会不认识他?我只能苦笑:关于跳槽跳空,我起码知道四五个人都有类似经历,我自己也曾因此而失业数月,那文章算是有感而发,怎么能说是某个人的专利?

我发现,在我所有的文章中,关于职场的这个系列,是最容易被人对号入座的。这让我感到意外而惶恐。这些故事,说白了都不是写实。有些是我自己的亲历,有些是熟人和朋友的故事,还有一些则来自于道听途说,主要是各种局上听到的八卦传闻,但无论是哪一种,我都尽可能地加油添醋、改头换面,化塞北雪为江南雨,让芙蓉姐姐变身李宇春,总之是尽可能与原型拉开距离。但问题往往是,原型没有什么异议,倒是许多不相干的人纷纷跑来对号入座,这事儿,太黑色幽默了。

大概只能这样解释了:太阳底下绝无新事,天下乌鸦总是一般黑。职场总是相似的,无论是在国有单位,还是外企或者私企,我们总会遇到相同的困境,会有相似的故事和心情。我想我是有发言权的,因为我的职场经历就够复杂,当过小学教师,混过政府机关,也进过国企和私企,虽然没有机会在外企工作,却颇有几位在外企混得风生云起的朋友。因此,也总是能经历过、看过、听过许多雷同得让人吃惊的职场故事……

另一方面,我似乎也应该为此感到欣慰。有人对号入座,说明我写得还真有点像那么回事,真的触及了人在职场的种种悲欢、挣扎与身不由已……

不一样的职场,有着相同的欢笑和泪水。你的故事就是他的故事,是我们大家的故事。从别人的故事里,我们能感同身受,得到情感的共鸣,以及经验和教训。如此对号入座,作者是可以自得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